bsp;邵道:「司马冏秉政时,桓豹为御史,奏事未先经齐王府,遂遭遣斥,丢官去职。时桓彝为豫州主簿,后为冏之骑都尉。」
邵连连点头,三叔知道得就是多。
「庾公在颖川守孝,君可要去拜访?」邵看向桓温,问道。
桓温没有犹豫,道:「仆携有家父书信,自要往颍川一行。」
桓抚看了眼桓温,暗道他早就打定主意了。
殷义则暗暗叫苦。
桓温只打了他一巴掌,庾亮若来,怕是连打带端,这场子是找不回来了。
殷氏也得听庾氏的啊!
邵则有些可惜。
桓温一介少年,对他来说,王府属吏是一个非常好的进仕之途。
这些官主要看亲王本人的意见,中下级官员直接自己招募了,都无需过吏部。
高级官员需要报吏部,但也只是走个过场。
最关键的是,王府属官是正经职官,普遍在五品到九品之间,将来出任他职,这个品级就可以作为参考。
桓温虽然白身一个,但也不愿投他,看样子居然要走庾亮的门路,投奔秦王府?
他没有继续招揽的兴趣了,还是燕人贴心。
于是,他开始进入正题,道:「桓司马,建邺朝廷那边可下达移屯军令?」
「尚未。」桓抚立刻回道:「我等渡淮之时,收到广陵快马来报,建邺群臣二次劝进,请司马睿登皇帝位,睿复拒之。于是乎,江南诸郡频献祥瑞,以此彰显司马睿治下升平之世。」
「如此看来,第三次劝进很快了?」邵问道。
「多半在二月间了。」桓抚说道;「司马睿此人,故示宽仁,矫揉造作,恨不得群臣泣血撞柱,宗室齐表忠心,方才勉力进位。」
邵又看向三叔。
「睿,宗室疏属。」邵惜字如金道邵明白了。
司马睿在宗室里都算血缘比较偏远的,这是非常大的劣势。
前普惠帝开始,怎么着都要在司马炎子孙中找人当太子、太弟。
当年司马越弑君,却不敢登基称帝,因为他是司马道一脉后人。
所以司马睿需要群臣、宗室个个表态、人人过关,且让他们三番五次劝进,
最后全都下不了船,一个都别想跑。
此人表面纯良,实则没那么简单,心也是黑的。
邵回过神来,又看向桓抚,道:「刘琨在做什么?」
「刘越石三天两头拉拢军中将校,分祖将军之势。」桓抚说道:「据传闻,
祖将军可能要出任淮南太守,所部军士也将西调,免得他们在徐州为乱。」
「军士家人、田宅都在徐州吧?」邵问道。
桓抚微微有些惊讶,道:「是。」
能问出军士亲人、家产在哪里这种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