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r/>
    他真的穷吗?

    “邵郎君这一什兵,人皆有铠,着实让人羡慕。”杜耽又忍不住看向这些人,赞叹了一句。

    “都是攻石超、张方时缴获之物,算不得什么。”邵勋哈哈一笑,道。

    他这话半真半假。确实有一部分是缴获的,另外则是趁着洛阳混乱那阵子倒腾的。

    事实上他最近正在让人清理金墉城,把当初从战场上缴获的武器运走,送到云中坞这边存放起来,第一批已经随着流民们一起过来了。

    十一名银枪军士卒身后的那些邵园宾客,手里握着的就是当初石超所部的兵器——邺城制造,质地精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邵勋是富裕的,因为他的武器装备很多。

    作为体制内的一员,他从来没有切身感受过流民军器械匮乏的痛苦,也没有过流民军缺乏军事人才的难受劲。

    但凡事有利有弊。

    你享受了这些好处,定然也要承受流民军不曾有过的烦恼,比如头上有人指手画脚,受体制约束,容易被级别更高的官员打压等等。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将军英武勇烈,宜阳有将军,当可安枕无忧了。”杜耽听到邵勋满不在乎地提及缴获时,差点破防,只能恭维了一句。

    “郎君之勇,洛阳闻名。家父镇弘农,若能得将军翼助,确实可以高枕无忧。”糜直亦道。

    邵勋向他眨了眨眼,道:“此事易也。”

    糜直避开了他的眼神,没说什么。

    但两人心中都明白怎么回事,下面完全可以操作起来了:弘农没有郡兵,完全可以从王国军抽调嘛。

    几人说话间,粮食已经开始往寨内转运了。

    并州流民们被组织了起来,将一袋袋粮食存入仓库内。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没经历过一路乞讨逃难的生活,就没法深刻理解他们的心态。

    粮食就是人心,就是士气。

    有了这些粮食打底,并州流民的心就定了下来。接下来驱使他们干这干那,就容易多了。

    等到今年秋收完毕,哪怕收获的粮食完全不足支应全坞上下的消耗,也能让他们彻底扎下根来,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

    有希望,就有一切。

    年幼的孩儿可以活下来,不用和别人易子而食。

    父母得以赡养,不用痛苦地看着他们活活饿死,而把宝贵的粮食留给子孙。

    夫妻两人也能有个存身之地,辛勤劳作几年后,兴许还能存下点粮食,去和人交换布匹,做一身新衣裳。

    真好。

    经历过颠沛流离生活的他们,非常珍惜安稳的日子。

    “还有一事,几忘了和将军提及。”糜直突然说道:“家父决定两日后启程向西,向北过坂道,去渑池。”

    “我明日便回军中。”邵勋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