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争(给盟主囧囧木佐郎加更)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伯杀之。’皇朝因之,故有督伯整训部伍,为幢主左膀右臂。”糜晃清了清嗓子,道:“我事务繁忙,不能亲理军务。短时尚可,时日长了则不太妥当,故上禀大王,得允准增设督伯二人……”

    督伯,也称“督战伯长”。此非标准职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一幢之内的督战官,权责不小。到了晋代,伯长开始出现常设的苗头,有的督伯就管理百人队,有的管两百人。

    一幢五百人中,伯长的数量也开始变得不固定,一般是一员,但两员、三员的情况也不鲜见,再往下发展,大概率会成为队主、幢主之间的一级常设职位。

    糜晃原本只请设督伯一员,参军王导听说之后,认为不妥,应再增设一员,以为钳制。

    司马越对这幢兵不是很关心,但他不会拂王导的面子,于是同意了。

    两个督伯,各管一半人,互相监督,互相竞争,如此甚好。

    “本幢之兵,人数杂乱,今有五百六十一人,故编为十二队。”糜晃继续说道。

    简单来说,一二三队多为孩童少年,人员满编,稍有超出;四五六七队为老人,原本满编,现在缺编了二十多人;八九十队为精壮,同样不满编;十一、十二两队是新来的募兵,素质相对不错,处于满编状态。

    “队主杨宝,向有忠义之心,拔为督伯。”

    “队主邵勋,武艺出众,带兵有方,亦拔为督伯。”

    糜晃飞快地念完两个人的名字,随后看了一眼王导。

    王导清了清嗓子,上前附耳说了几句。

    糜晃面露难色,低声道:“杨宝此人,本事有限,怕是带不好兵。王参军过于抬举他了。”

    王导皱了皱眉,貌似不悦。

    这两个人他都见过。

    杨宝没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唯唯诺诺一武夫,撑死了有那么点武艺和带兵能力,算不得多高明。这类人,他见得多了。

    邵勋此人就有点看不透了。虽然礼数不缺,但整个人就给他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一开始他没想明白,回去后一琢磨,反应过来了:不愿对他低三下四,没有谄媚的巴结,没有把自己摆在低贱下等人的位置上。

    王导出身琅琊王氏,是北方最有名望的一批士族。日常生活中,他早就习惯了小姓、寒素门第对他的巴结,更习惯了普通人见到他时那种景仰、自卑的态度。

    诚然,邵勋在礼节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在礼节之外呢?他没有额外或者说“多余”的表示景仰的巴结,在王导看来,这就是桀骜不驯,让他不太喜欢。

    这是一种微妙的情绪,没法对外人言说,但确实存在着。

    因此,在涉及到督伯问题时,他建言增设一员,互相钳制。在讨论两位督伯分管范围时,他再次插手,打算让邵勋分管一批老弱残兵。

    这些,对他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随手为之罢了。但他知道,对邵勋这类普通人而言,往往决定了命运——上层的一粒沙,落到底层,可能就是一座山,让人难以承受。

    “王参军……”糜晃稍稍思虑了下,斟酌道:“其实,如今很多什伍并不堪战,或可裁并。譬如那些老人,武帝时便诏令归家。而今正是用人之际,却不能这么做,不如令其在坞堡屯田、警戒小盗,不再参与操训,明年放归家乡,也是一桩积德之事。年幼孩童,一般料理,如何?”

    王导默然片刻,忽然一笑,道:“糜督护倒是有些急智。”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