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边呆一个学年嘛!”
“放心好了,以后有我在,缺什么直管往宿舍里添就是了。”陈觉拍了拍胸膛保证道。
虽说云寨的条件暂时比较艰苦,但是陈觉相信有自己这个行动派在,肯定能慢慢好转起来。
吴芳闻言也是眼前一亮!
相比起她一个人在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山区里帮扶,有了男友在身边做强力后盾,她原本惶恐的内心也开始变得渐渐心安起来。
……
把搬来的箱子暂时摞在宿舍,陈觉就和吴芳去学校的食堂吃午饭了。
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个带灶台的土厨房,里头摆着一张被烟熏地黢黑的古董级饭桌。
负责生火做饭的是褚校长,因为灶台这东西吴芳这种城里长大的小姑娘压根还玩不转。
陈觉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倒是对这些物件不陌生,跑去给褚校长打下手添点柴火。
花了点时间炒了盘腊肉、香肠和青菜,米饭也是用那种老式的铝饭盒蒸出来的。
看着无比简陋,但是吃起来却是嘎嘎的香。
按照褚校长的说法,这都是村里自己养的土猪,蔬菜也是自己种的,妥妥的绿色有机农家餐,一点化学农药都没有。
就是准备的份量少了点,添了陈觉这个大肚汉就显得不太够吃了。
好在三人在饭桌上有说有聊,一顿午餐很快就对付了过去。
期间陈觉还特意问了问褚校长云寨这边为何不修桥,得到的答案和从吴芳那了解到的差不多。
主要还是因为云寨乡里太穷,算上附近几个村一共才一百多户人。
为了这么点人去修一座300多米长的跨江桥,经济效益太差,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下一辈的人从山里慢慢迁出去。
这也是现目前许多帮扶地区主流的扶贫方式,就连陈觉老家陈村也是如此操作的。
只是华夏人骨子里有“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情愫在,除非到了万不得已一般都不会迁离。
这也是为何许许多多像云寨这样的老村落,即便只剩下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依旧会有人坚守故土不让这些村落消失。
……
吃完午饭,陈觉就和女友一起回宿舍休息了一阵。
吴芳本打算帮陈觉一起收拾一下那些搬来的杂物,可是被陈觉制止住了。
“先不忙活收拾,这几天我先去县城买些生活必需品过来。之后再请几个工人过来干活,先把我们住的地方捯饬捯饬。”
“乡校的条件太差,那咱们就一起创造条件!”陈觉说道。
吴芳一听也是点了点头,她刚到云寨这边时也被村里的环境吓了一跳。
全村都是老式的木头土胚房子,带砖瓦的就没有几家。
唯一能称得上算是现代建筑的,也就是这栋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村小学。
只不过村校年久失修,不少墙体都老化开裂,屋顶还有漏雨漏水的痕迹,确实是该大动一场了。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