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之晋国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节 赵鞅败卫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吉凶福祸。当然,这个是非常专业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只有专业的占卜师才行。于是,决定能否出征的事便交给占卜师了。

    占卜师正认真燃着龟甲,卫灵公偷偷拉了他一把,问了他一些连自己都听不清楚的事。占卜师正纳闷着国君在问自己什么事,过了半晌才想起自己正在灼烧龟壳着,等他反应过来时,才发现龟壳已经烧焦了,哪里还看得清纹理?

    还没等占卜师解释什么,卫灵公大声道:“看看,神灵已经表示,这种事已经无需占卜了。兄弟们,那就跟着寡人打他个晋国佬吧,他们有战车一千乘,咱们卫国有五百乘,而寡人一个人也可抵五百乘,怕他个鸟?”

    这可是堂堂一国之君啊,求战心如此之切,而且几乎是赌徒式的那种,几乎是不计后果了,卫灵公,你拿卫国整个国家和人民在开玩笑吗?

    显然不是的!卫灵公很清楚,齐军已经胜了,晋军根本无暇顾及卫国这一边,甚至可以说,晋军根本没想到卫国会出兵捋晋国虎须!中牟城的一行乘晋国部队,此时应该主动去找齐军去了!只要卫军迅速向齐军靠拢,那就可以实现对晋军主力的两头夹击,大败晋军!

    能够将晋国一千乘军队击溃,那晋国以后拿什么在咱卫国人面前耀武扬威?

    无论是晋军因救夷仪与齐军作战,还是来与卫国作战,晋军都将陷入包围!

    卫灵公的血一下子便热了,他命令卫军速前进,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晋国重镇寒氏!寒氏城,今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午汲村北一带,赵氏别宗邯郸氏属地,在邯郸西北处。

    在邯郸的赵午立即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织反攻,但由于卫军在卫灵公的亲自率领下士气高涨,据守寒氏城而反击,赵午军败退。

    赵午急向中牟的赵鞅求援,这下赵鞅头大了,他哪里会想到卫国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反叛晋国,而且正是齐军偷袭晋国之时。

    分兵?一边救邯郸,一边救夷仪?不行,总共才一千乘战车,与此次袭击夷仪的齐军相当。

    那,全力去救邯郸?夷仪,是晋国对齐鲁卫的战略重镇,邯郸,是赵氏封邑。怎么办?

    如果战局按卫灵公的设想发展,那赵鞅确实要麻烦了。但是,战局并未如卫灵公的设想去发展。

    首先是卫国出了叛徒。卫国大夫褚师圃不但是亲晋派,而且本就是反对卫灵公的,恨不得发动政变灭了卫灵公的那种。此时见晋军可能有麻烦,立即逃到了中牟,将卫军情况向赵鞅作了汇报。

    赵鞅一开始的决定是先灭了卫军,他的战术思想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先歼灭弱敌。但是褚师圃知道卫灵公是一个血性国君,也知道此时的卫军士气已经被卫灵公给鼓上天了,劝谏赵鞅勿与卫军纠缠,全力打击齐军。

    褚师圃认为,齐军取得了夷仪之战胜利手,并未扩大战果,而是大搞封赏,进取心不强。再加上出师已有多日,粮草后勤一时跟不上。

    如果晋军拿出一副全力进攻齐军的架式,那齐军可能会因此而胆怯,迫使他们撤军。只要齐军一撤,晋军不但收复夷仪,还可全力追击,择机取得局部战果。

    赵鞅大喜,依计行事。正如褚师圃分析的那样,齐景公浪费了大把的扩大战果的机会,他在夷仪城搞了很多花里花俏的东西,如寻找战死沙场的勇士的尸体,论功行赏等等。

    当然,他也在等着卫军前来会合。但等来的消息却是赵鞅率千乘晋军前来,齐景公一下便没有底了。撤吧,反正已经取得了对晋第一战的胜利,这个政治资本已经够大了。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