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经天纬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激发斗志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过了忆苦思甜运动,我们也该进入正题,讲讲刘纬颁布的,关于发动统一战争的五年计划了!

    您是不是感到有些奇怪?战争,还要制定规划?甚至还有期限?这还不算,毕竟军事涉及机密,刘纬为什么要对外公布这个五年计划,以至于人尽皆知,就连晋国的司马氏父子也都知道了?

    刘纬也是通过几名将帅的突然离世,忽然意识到,闲适的生活节奏,到了该适可而止的时候了,若是长此以往,恐怕就连军队也会受到影响,担心将士们不思进取,贪图安逸,而失去了战斗力!

    然而,战争可不是说打就能打的,除了要师出有名外,还要看有没有必胜的把握,若实力不济,不能一击制胜,还不如暂且不打,否则,把这场统一战争,打成了消耗战或持久战,对于国力,对于普通百姓,甚至对于整个民族来说,都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按理来说,以目前汉国的实力,想要消灭晋国,一统天下,并不太难,可是,出了刘瑾那档子事以后,国库都空了,再想积攒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而且,要消耗大量时间!

    众所周知,打仗十分费钱,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汉国现行的是职业军人制度,当兵是一项工作,没有充足的钱粮,就没有那么多的兵马,而且一旦打起来,后勤也无法保障!

    况且,随着各式新武器逐渐普及到全军,武器装备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一发炮弹的造价,相当于一户百姓一个月的生活支出,一旦打起来,叮叮咣咣的可就不能考虑那么多了,花钱如流水,没有雄厚的资本,岂能支撑得起呢?

    总而言之,其实刘纬还没做好发动统一战争的准备,可将士们却因为没仗可打,逐渐消极懈怠起来,所以,刘纬必须给他们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以加强紧迫感,令其绷紧思想上的那根弦,而不至于茫然无措,迷失方向!

    这种做法,与高考之前黑板上那个倒计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为的就是激励汉军将士,告诫他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还没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

    刘纬之所以要公布这个五年计划,也是想同时提醒汉国人民,天下尚未一统,不可松懈,在未来的五年内,举国上下,重中之重就是为战争做好准备,促使民众积极投身于生产建设工作中,从而掀起一场“大生产运动”!

    如今的汉国,与过去不同,国营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生产建设活动,不再以市场为导向,而是以计划为基础,既然国家要打仗了,各个企业肯定要提高产量,工人亦需要埋头苦干,加班加点!

    按照《劳工法》规定,汉国工人加班是有加班费的,而且享受双倍工资,个人收入将大大提高,却十分辛苦,对于体力和精力,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可是,因为曾经那段过于安逸的生活方式,许多人养成了懒惰的恶习,可能会觉得,与其辛辛苦苦赚那些加班费,还不如躺平舒坦,要是人人都这么想,又不能强迫他们加班,岂不是耽误了备战的大计?

    所以,刘纬必须公布五年计划,顺势开展一场大生产运动,打破过去劳动只与金钱挂钩旧意识,给人们灌输劳动光荣,不是为了钱,而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先进思想,由精神层面上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

    有一个问题,估计您早就心里犯嘀咕了,现在汉国公益事业全都免费,甚至连住房都有得分,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是不是时间久了,不思进取的人会越来越多?反正有国家和政府兜底,躺平岂不更舒服?

    为了钱而工作的人,属于被迫劳动,当然会这么想,能偷懒绝不勤快,而且,都愿意去做那种不用出力,就能赚得多的工作,可要是为了信仰和荣誉而劳动的人,就不会这么想了,思想境界提高,精神世界富足了,便会动力十足!

    当一个社会,形成了劳动光荣,安逸可耻的普遍共识,你觉得还有多少人会偷奸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