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经天纬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邀名射利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费观的提议,核心在于宣传造势,扩大影响,换得百姓称赞,刘纬认可!钱,肯定是要多花一些,但却未必全花在公益事业上,而是要多花公关费用!

    汉国目前,法度森严,像报纸这样的媒体,又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四大家族若想靠贿赂记者和编辑,给他们宣传造势,那可就违法了,督察院要请去喝茶的!

    因此费观认为,要想扩大影响力,就必须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造成轰动效应,引得报纸竞相报道,才能给刘纬和汉国百姓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费观提出了一个“倍捐”计划!

    何谓“倍捐”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普通百姓,凡是愿意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的,四大家族将以同等金额加倍,一同捐赠,记在初始捐款人名下!

    这也就是说,你如果给公益事业捐款一个铜板,四大家族就再加一个铜板,两个铜板都计在你的名下,算是你捐的;你若豪横,给公益事业捐款一百万贯,那么四大家族就加上一百万贯,总计两百万贯,也同样都算你捐的!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吗?前文我们曾经提过,刘纬在汉国实行了荣誉奖章制度,有功将士,颁发勋章;普通百姓,颁发奖章,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

    因此,凡是愿意捐款给社会公益事业的人们,根据数额不同,会得到官府颁发的奖章和奖状!

    四大家族的这些掌权人,因为多年以来屡次捐资公益事业,早已奖章拿到手软,甚至获得了非常罕见的一等民爵勋章,再怎么捐下去,也到头了!

    但是,其他人因为捐资的数额不够,还没有拿过奖章,或者没拿到一等民爵奖章的,却大有人在!如果推行倍捐计划,势必会吸引不少人捐资公益事业,如此一来,不就是给刘纬和国家减轻了不少负担吗?

    一旦将来这个倍捐计划,掀起了一场全民捐资公益事业的大潮,它的发起者,也就是四大家族的名声,不就传播开了吗!届时,万民交口称赞,四大家族就获得了民意的支持,哪怕是刘纬,也不能违背民意,一意孤行吧?

    可能有人会说,费观这个提议,不是赔本赚吆喝吗?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事实上,现在四大家族每年捐给公益事业的钱,不在少数,即便他们不搞什么倍捐计划,这笔钱也省不下!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捐款呢?就是为了获得国家在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小商小户,可不怎么捐款,因为他们的摊子太小了,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能给他们省下多少开支,捐个仨瓜俩枣的,也没多大的意义!

    四大家族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体量庞大,涉猎广泛,税收下调零点一个百分点,那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从中拿出一部分捐赠给公益事业,就比一般的小商小户要划算得多!

    因此,费观认为,既然这笔钱里外也省不下,那就要花得其所!

    平日里,报纸上虽然也公示每年捐款数额的排行榜,四大家族总是名列前茅,可时间一久,人们便会想当然地认为,反正他们有得是钱,多捐点也是应该的,那这钱花的就太冤枉了!

    如今,四大家族高调推出的“倍捐计划”,虽然可能会比从前多花一些钱,可效果却大不一样了!

    虽然那些捐款,都被记录在了别人名下,但四大家族却因此获得了名声,正所谓金玉有价,名无价,良好的名誉和口碑,你花钱也买不来,只要百姓称颂,刘纬也认可,那这笔钱就花得值了!

    如此一来,什么垄断,什么隐患,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将来刘纬想针对四大家族,多少看在过往致力于公益事业的情面上,能够手下留情吧?这就是费观这个建议的核心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