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13 黄月英 阿斗肯定是要为玄德公分忧的啊(求订阅月票)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对蔡家来说,土地、财富已经数之不尽,若是官权再过大的话,有心人一鼓动,说不得就容易犯上作乱。

    所以,他让刺史这职位回到了武帝刘彻最初设这个职位时候的意义,督查各州大小官员,但无军权。

    其他几个地方,他也做了同样的安排。

    只不过,扬州那边因为孙权那个州牧还在,有些尴尬罢了。

    “这段时日,辛苦孔明了。”刘备随后对着诸葛亮躬身。

    越是到了这个位置,他越发现,自己如今做事是顺风顺水,与早些年的感受完全不同。

    若非看到黄月英也在,他还能记起自己入了兴汉会,为的是庶民百姓,他都差点儿要迷失自己了。

    “主公也辛苦了。”诸葛亮笑答。

    “如今马上建安十四年,可北方各州,仍在曹操治下。”刘备叹气,“天子那边也不知如何,心中便仍忧心,不知孔明有何教我?”

    刘备一边说,眼神一边往黄月英那边看。

    就刚刚这会儿,黄月英都没咋说话,他有点不太适应。

    “各地送了兵卒来,但兵卒战力相差甚远,仍需整备。”诸葛亮道,“加上兵源数量激增,这兵甲亦需稍等些时日,是以,伐曹之事,暂时不急。”

    “不错。”黄月英自然是看到了刘备的眼神,只得应和,“玄德公如今方才整合各州,总要暂时休养生息一番,若是为了抗曹而忽略了南方百姓的生计,那便不好了。”

    “阿楚说的是。”刘备赞同。

    “再者,吏员考核制度,总需要实践一番啊。”诸葛亮也补充道。

    刘备这次任命各州的官员,数次演讲,那都是以仁为出发点,着重让各州官员要保障治下民生之事,并且宣布了一份临时性的吏员考评制度,说是为了大汉计,为天子计,为百姓计。

    这么一套高帽戴下来,加上刘备有鹤来仪这光环在,倒是没有人提出反对,反而纷纷表示会谨守本分,一定在后方替刘备做好工作,不让刘备有后顾之忧。

    当然,这套制度,也是他和黄月英早就商议好的。

    很多新的东西要出现,就必须先实践一番。

    刘备这时候还没坐上那个位置呢,就有人要欺上瞒下玩忽职守的话,那等刘备坐上那个位置,就更管不过来了。

    “孔明说的极是。”刘备想起了那套他惊叹数次的考评制度,心悦诚服,“只是,备听闻,曹操那边也拿了炼铁之法。”

    黄月英差点儿笑出来,“嗯,他那套,也是真的炼铁之法,但不得其中关键步骤的人,炼出来的铁,是不如咱们的。”

    “明白了。”刘备松口气。

    “虽然兵甲上不如咱们,但是用作农具,却也是不错的。”诸葛亮道。

    “原来如此。”刘备恍然大悟,这对夫妻俩啊,真是把曹操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只是,前些日子,有人建议要备把伐曹联盟的治所转移到洛阳。”

    “洛阳?”黄月英与诸葛亮思索了一会儿,随后齐齐摇头。

    “为何?”刘备不解。

    “董卓放的那把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