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76 刘备 诸葛郎君便是卧龙先生(求订阅月票)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建安十三年,正月,风雪。

    十数骑自许昌城而出,一路向南,往襄阳方向而来。

    隆中。

    诸葛亮看着自己的妻子,眼中满是笑意,“所以,阿楚的意思是,就为了见证所谓的‘历史性一幕’?”

    黄月英认真点头,笑答,“是啊,不然这么大风雪,谁跑这么远啊!”

    诸葛亮无奈,他要是信黄月英的话,就不必叫这个名字了。

    本来黄月英是回楚安过了正旦,没过几天就跑来了隆中,计划中,黄月英这时候该多休息才是。

    再者,这风大雪大,路上总归不算安全。

    而现在,对方却说,她现在过来是为了见证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性一幕”。

    便是摇摇头,“既然来了,便让护卫们都先歇着吧,这一路,都辛苦了。”

    “那是自然。”黄月英笑着。

    自黄武与甘锐被她派去掌军权后,她现在出行,护卫数量就不多了。

    因为荆州境内,想要她命的人,已经不多了。

    而曹操那边能布置的,也已经很少。

    现在她要做的,就是持续不断的给刘备这个武装集团提供武力支持,让其扫平曹操,并努力推广教化,让百姓都读得起书,以便让百姓思想逐步开化。

    而诸葛亮要做的,则是在把控住刘备集团野心的前提下,提供战略支持,并实行领地内的政务改革。

    这些日子,两个人都没有闲着。

    “计划总算是安全步入了这一个阶段啊。”诸葛亮感叹着给黄月英泡了一杯清茶,“暖暖身子。”

    “好。”黄月英点头,也感叹着,“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比之前要难得多了。”

    “的确。”诸葛亮表情严肃起来,“任何事,便都需三思再三思了。”

    “所以,需要备一个智囊团。”

    “智囊团?”

    “一人之计到底不足。”黄月英笑笑。

    现在,她的布局是在各地最高的位置放上属于自己的人,但其实,若是那人才能不足,便很容易有疏漏。

    即便她现在放在各处的人也算是才学都有的,但也依旧是有疏漏的。

    而这些年来,除了诸葛均他们以外,族学也出了好几批学子了。

    优秀者有,可以跟着诸葛均他们钻研科学,也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精英,但更多的,是可以做实事的。

    而诸葛亮脑子虽然好,但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是不够的。

    历史上,这位其实就是把自己累死的。

    那怎么能行?

    智囊团要有一个,执行团队也得有,不然事必躬亲,还是得累死。

    诸葛亮赞同的点了点头,即便是他,也不敢说自己能算尽所有的事情,“阿楚可有人选?”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