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15 各地变化(求订阅月票)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  在这鼓动下,阿斗眼中也升起了一些希望,是啊,只要……他父亲再努力点多生几个,他就能自由一些。

    之前他以为到楚安是玩儿来了,结果是读书。

    读书也就罢了,他那恩师却并不教他,而是来了一个十分好看的先生带了他几个月,然后就把他丢到族学里了。

    若非有张苞几人陪着,他早就要哭了。

    “那……就试试?”

    “试试!”

    ……

    叶县。

    刘备看着商行运过来的脚踏收割机,见着商行负责人操作着这器械,又一次感慨。

    “阿楚啊……当真神奇无比。”

    “是。”徐庶点头赞同。

    又一年丰收,这是他们在叶县的第……不知道多少年了,刘备的脚跟慢慢的立稳了,且,叶县越发繁荣。

    “之前那蒸汽舰我倒是见了,按照阿楚的说法,世上任何需要人力的地方,或许都能用蒸汽机代替。”向宠冒了一句,“也不知,楚安那边是否有研究了。”

    “我看,巨违是想到楚安当县令了吧?”刘备打趣。

    向宠哈哈大笑,“将军说笑。”

    刘备也只是笑着,楚安那地方啊……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为奇特的地方。

    分明只是个县城,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活力。

    即便是最贫苦的百姓,眼中都带着笑意与希望,这是他在任何地方都没见过的。

    而今,叶县也在慢慢往好了发展,尤其这几年,发展极快。

    因着计口授田制度的推行,老百姓种地的热情极高,又加上青灰作坊以及制盐作坊的存在,叶县的商事更是繁茂。

    如今,他手下的部队,早已完成了装备的整换,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襄阳那边情况不稳,他早就往许昌去了。

    可惜,如今关羽坐镇益州,他们三兄弟,能真正相聚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了。

    ……

    成都。

    关羽结束了疲惫的抢收工作,无奈至极。

    益州各世家,对于种地……那有着极大的热情,有这么大热情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地都很多。

    种的地越多,他们的收益就越高。

    至于计口授田制度……目前还只在一些小县城推广,完全不适用于益州世家遍地的成都。

    “将军。”一男子见着关羽那模样,也是无奈。

    冬麦夏稻,益州是第一次种,但是……冬麦已经开始收获了。

    而夏稻的稻子,也早就育了苗。

    一年两季作物,让益州世家都发了狂。

    没有人想起被囚车押到荆州的刘璋,也没有人想到这个时候的益州,连个益州牧都还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