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90 张松与刘备的会面(求订阅月票)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老丈有礼。”张松对着旁边一名老农见了礼。

    收麦子的老农赶紧放下手中的器具,有些紧张,操着一口官话,“这位先生,有何事?”

    “在下从襄阳而来,路过叶县,见此地作物丰产,大家脸上笑容四溢,心里有些好奇。”

    张松说着,从袖口拿了几枚钱,递了过去,“还请老丈解惑。”

    老农微愣,赶紧摇头,摆摆手,“不用不用,俺们开心,是宿麦收了,一亩都有三石多,这样一家子人,随随便便也都能收个二三百石……”

    “这……一家人竟有如此多田地?”

    “嗨,先生不知。”老农见此,难得的挺起了胸膛,“在叶县,是计口授田的,就是一家几口人,按照成男、成女各自不同的数量,分得田地,这田地啊,乃是官府佃给我们的……”

    张松瞪大眼睛,计口授田?

    仅凭这四个字,他就感受到了……这制度,对百姓来说,可谓是大大的良策啊!

    难怪这头的百姓脸上笑容如此灿烂!

    “这佃租……”

    “哦,那当然是按照咱们大汉朝的田赋来啊,三十税一呢!”

    “算赋与口赋呢?”

    “这位先生好生奇怪,那当然也是按照咱们大汉朝的规矩来啊……”

    张松眯了眯眼睛,计口授田……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儿,这样,也就不会有百姓为了躲避算赋与口赋就隐瞒孩子的降生。

    但……这一策,却是对世家大族的绝杀计。

    若是各地都如此实行,世家大族的土地……那可就必然是保不住的!

    这位左将军,野心大的很啊!

    难怪,孝直要他回程时来叶县看看呢,合着是真有一些东西在的。

    “那交了赋税,家中可能吃饱?”张松继续问道。

    “哈哈,能!”老农说到这事儿,声音都大了起来,“老朽本为山中流民,为躲避战乱,举家往山上躲,日子过得很是艰苦。后来啊,左将军来了,说是流民只要愿意下山,那都能按照家里的人数给分田!”

    “而且,瞧瞧!咱们叶县这么高的城池,谁能打进来?到时候敌人要是来了,那直接把城门一关!”老农又指了指远处的城池,嘿嘿笑着,“这心里啊,就有底了!”

    张松点头,内心感叹,这左将军……潜龙在野啊。

    “多谢老丈。”说着,还是硬塞着把自己手中的几枚钱给递了过去,这些消息……远比其他消息要重要得多。

    曹操势力其实也知道这个消息,但……曹操缺粮,且曹操的兵力也好,资源也好,都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

    这种挖世家大族根基的事儿,他没法做。

    倒是他益州那边……若是有人听闻此法,说不得要举家投奔荆州了。

    思考一番,张松继续上马,往叶县城内而去。

    ……

    左将军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