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72 徐庶 荆州会出变故(求订阅月票)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个会随意答应别人的人,后者同样如此。

    既然事情已经定下,就说明两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你那个时候让我去救她……便已知晓她身份了?”徐庶突然想起这事儿来。

    诸葛亮点头,“嗯。”

    徐庶:……淦!诸葛亮真的是……拿他当剑使!

    “还要多谢元直。”诸葛亮笑道,“届时便请元直多喝些酒水。”

    “哼。”徐庶哼了一声,没有再说些什么,不多时感叹,“也好,两个顶聪明的人在一起,显得般配。”

    “多谢夸赞。”

    “好了,此次你来寻我,何事?”徐庶拉完了家常,便问起了诸葛亮的目的。

    “见见故友。”

    “当真?”

    “真的,顺便问一问,左将军之为人。”诸葛亮还是说了一下目的。

    刘备此人,他还没接触过,但就他目前得到的消息来说,似乎都算是不错的。

    “你……要出山了?”徐庶眼神一亮。

    “只是问问。”诸葛亮语气沉稳。

    徐庶无奈,道,“主公仁厚,对百姓极好,对属下也很是关心,目前虽只是客居荆州,但手中实力已远超几年前,手下又有关张赵等猛将,未来未必不能与刘荆州比肩。”

    诸葛亮点头,大概也了解了。

    这方面,他倒是信的。

    这位刘豫州已是兴汉商行的第三合伙人,也利用了商行的渠道在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是,对于他能否算作是兴汉会会员,黄月英之前是给出否定的答案的。

    哪怕黄月英的几次考验,这位刘豫州都是通过的。

    他问过理由,是因为黄月英不确定这时代士这个阶级的人,到底能否真正将自己作为一个与其他普通百姓一样的民。

    所以,他还得再看看。

    “若是孔明要出山,我觉得……刘豫州很适合你。”好一会儿,徐庶道了这么一句。

    “哦,为何?”诸葛亮笑问。

    “主公有特殊的识人之明,此为其一。”徐庶解释,“其二,一旦主公信任你,便是给予完全的信任,对孔明来说……需要的便是这样的主公吧?”

    诸葛亮一愣,曾几何时,他原本选主公的标准,的确是如此的。

    要仁德,要胸有大志,要能完全信任于他,任他施为。

    可现在……似乎是变了。

    首要前提,就是他主公要先得到商行这边的认可,其次才是能给他完全的这份信任。

    究其原因……是因为黄月英改变了他的想法。

    商行那本章程,以及他与黄月英讨论的那么多内容,对大汉未来的幻想,都比他最早时认定的模样,要好得多。

    于是,诸葛亮笑笑,“信任,只是一部分。”

    徐庶想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