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了麦子,接下去还是农忙。
麦子脱粒,晾干,入库。
麦田修整,追肥,变旱为水。
鲁肃不得不佩服,在楚安,不……或者是在荆州,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冬麦夏稻的种植办法。
再看到成筐成筐的稻苗被整整齐齐的插在水田之中,其植株距离是他从未见过的,便知晓……黄月英给他的法子,并未作假。
只是,等他体验了一番插秧的劳累,他就知道……即便是一年两熟,但也绝对不是毫无付出,太累了!
幸好,这边有曲辕犁。
而且,这几年这个庄子上不仅培育了良马,还培育了耕牛……数量不少。
若不然,这么一通活儿下来,肯定有人会坚持不下来的。
与此同时,诸葛瑾也带人到了楚安,为的,便是提亲一事。
不过一日,黄月英与诸葛亮的事儿,便是定下了。
黄氏族人是终于松口气,好歹……阿楚在二十岁之前定亲了!可喜可贺!
对于改变一族生活的黄月英,大家是都希望她能找一个如意郎君的。
这诸葛二郎,他们知晓,是庞山民的妻弟,也算是出自大族,在荆州根基虽然不深,但耐不住人长得极为好看。
他们觉得,阿楚喜欢便可了。
而当事人,却是在给诸葛均他们布置课题。
“蒸汽机的原理,你们也都应当看过。”黄月英对着几人道。
“嗯,可恩师不是说,受限于材料……暂时还不可为吗?”诸葛均几人点头,而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原本是这样以为的,但想了想,与其让你们自行发挥,还不如定下内容与方向,或许走得能更快些。”黄月英笑着。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
“这里有份设计图,你们先看看。”黄月英递过一份图纸。
这是她在众多版本的蒸汽机中选取的最简单的一个版本,用来给他们练手,再好不过。
若成,再往前进一步,造成熟版本的,而后试用在船只或者纺织上。
造一台蒸汽机,需要不少铁、铜等材料,还要有对器械原理了解的人来主导,当然,安全性更是不能马虎。
所以,这一次的蒸汽机项目启动会,黄月英说了小半个时辰,认认真真的叮嘱了不少事儿,才让他们各自去找人配合了。
毕竟,真要打造东西……这几个半大孩子还是不行,得找成熟工匠。
……
“若以阿楚所言,这蒸汽机造出后,可极大的节省人力?”诸葛亮大概理解了黄月英的意思,问道。
黄月英点头,“是,它其实就是将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能的一个过程。”
“就好似……阿楚当时转动了那个电机,那黑棍才会发光一般?”诸葛亮很快举一反三。
“那是动能转化为电能,又转化为热能与光能。”黄月英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