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黄月英 邓小郎可要拜我为师(求订阅月票) (2/3)
; “益州这里,汉中与长安之间,有着三千里秦川。”黄月英又画了一条线,“而秦岭最东端,不远处,便是淮河起始,而大禹治水等典故,其实便发生在淮河流域。”
说着,黄月英又拿佩剑画了一条线。
与秦岭相连,这两条线,便将整个大汉疆域分成了上下两部分。
“阿姊的意思是,秦岭-淮河以南,冬麦夏稻可成?以北,则天气寒冷,不可成?”黄琮到底跟了黄月英这么些年,很清楚黄月英要说的话意思,便问。
黄月英点头,“嗯,的确如此,是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
其他几个孩子们啊了一声,这道理,以往没有人和他们说过。
先生可真是学究天人!
这么年轻,就懂这么多啊!
便是一旁的黄武等人,听了这话,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但那句话还有后半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为何……水土就异呢?”黄琮想了想,追问了一句。
“是啊,为何呢?”年纪最小的张苞,也追问了一句。
“数百里秦川高耸入云,最高者可达千丈,”黄月英笑笑,“这般高耸的山脉,是能阻断风与水的,每一岁,以北区域的降雨量,几乎都是不如以南区域的,寒冷气候,到的也比以南区域要早,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比南面要短。”
“啊!原来如此!”
“作物生长,太干了不可,太冷了也不可,便是这般原因吗?”
孩子们这才兴奋的叽叽喳喳起来。
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而且还是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新知识,他们当然兴奋。
黄月英见此,自然也是笑了笑。
“哎……女……郎君……所、所言,可是……当……当真?”一道结结巴巴的童声响起。
黄月英定睛一看,却是水田中站着一名不过五六岁的孩童,身上衣衫破旧,眼神却亮得不行。
她刚才是随意下马,找了块平整的路面就开讲的,路旁便是水稻田,水稻田也有孩子上前来听,她自然也没有阻止。
这番言论,她也不怕被人传播出去。
黄月英便笑着,“自然,我虽才浅,却也不会误人子弟。”
“你这人,竟敢质疑我先生?”
“就是,端的无礼!”
张苞等孩子见到一个孩子质疑黄月英,面上不快,性格冲动点儿的,都已经撸袖子了。
黄月英自然赶紧阻拦了他们,而后看向那名孩童,“小郎君,你是何人?家住何处?这田地,是你自家的还是主家的?”
“在下……邓……邓艾。”
这下,轮到黄月英愣了,好家伙……小时候的邓艾,这么穷吗?但一想也是,邓艾幼时家贫,甚至不得不放牛为生。
“这田……是自家的。”
黄月英点头,“今年多少岁?”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