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14 与大佬的进一步探讨(求订阅月票)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长沙郡或许有鲁姓的人,但能一下子拿出三百万钱定下百架织布机的鲁姓商人,黄月英却是没能在历史上找到只言片语。

    相反,孙权和鲁肃的形象,很符合这两“兄弟”。

    所以,她起疑了。

    随后,招了一名护卫,叮嘱了一番,后者领命便去。

    这让她放心不少,只是,诸葛亮为何会起疑?

    “兄长为何怀疑?”于是,她问了出来。

    诸葛亮笑着,“亮去岁游学,自武陵始,又路过长沙、豫章、柴桑、江夏,而后才回的楚安,长沙郡那边的口音,可不是这般的。”

    黄月英啧了一声,大佬就是大佬,走得多,看得多,判断方式……都与她不同。

    她的判断来自于宝典的万卷书以及一些历史知识,但大佬的判断来自于他自身的经历,不服不行。

    难怪,这时期的读书人都要出门游学。

    游学所见的,可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

    “兄长果真厉害。”黄月英很是认真的夸了一句。

    “亮倒是觉得,阿楚能对这二人起疑,比亮更厉害。”诸葛亮也是认真的道。

    在他看来,黄月英年纪比他小,所学却比他广,而且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整合历史上鲁姓的分布以及今日得到的消息,这份脑子……已经比他要强了。

    黄月英听着诸葛亮这认真的语气,脸微微一红,她到底是有外挂的人啊!

    “不,那鲁权……眉眼间,与孙策有个六七分相似,阿楚这才确信了一些的。”

    诸葛亮失笑,若再加这一点,那两人,是江东的探子无疑了,“阿楚要派人拿下他们?”

    “他们身上还有一百架织布机的单子呢!”黄月英摇头,“若拿下了……仲牛兄长和李木要伤心了。”

    “那阿楚……如何打算?”

    两人一边往庄内走,一边讨论。

    “只让人跟着,确定他们的身份后,只要他们不做出格之事,便不加干涉。”

    “不挑明?”诸葛亮疑惑,“若那人真是孙策之弟孙权……其身份,有大用。”

    “换取治理之地?还是钱财?”黄月英摇头,即便那孙权换地皮,但刘表手中……能守住土地的人不多。

    诸葛亮想了想,“钱财也不错?”

    “荆州之地,不缺钱财。”

    “那阿楚这是要……放长线?”

    “是啊,钓大鱼。”黄月英笑眯眯的点头,“他们既然以假名而来,又以百架织布机获取信任,说不定,这条线日后能大丰收呢?”

    诸葛亮笑笑,自然也就理解了。

    楚安县,最为出名的便是楚安君,可楚安君为何出名?那自然是楚纸与书籍。

    但楚纸和书籍代理权早就被分散出去了,所以其他势力的探子很难在楚安贩卖楚纸和书籍。

    这样一来,一些行商身份的探子就很难立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