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61 庄内发展(求订阅月票)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匪的护卫,才能去兴霸兄长那边轮戍。”黄月英又补充了一句。

    甘锐兴奋了一些,“诺。”

    黄月英于是又看向浦元,说起来,这位老师傅本来就只打算打打铁的,奈何手中的徒弟实在没几个聪明的……他自己就不得不把炼铁这一整块事情都负责起来。

    “浦师傅,庄内铁矿可供应得上?”

    “自然,若是供应不上,老朽自会去寻庞先生。”浦元笑着,“不过,因着此前只开一炉的缘故,今岁新募护卫们的武器与护甲还未全部完成,预计,要到秋收后,岁首前。”

    黄月英表示理解。

    虽然改进了炼铁的流程,但由于原材料以及生产力的限制,目前的兵甲是要慢慢增加的。

    “这批兵甲完成后,劳烦浦师傅再多备个一千五百套,至于库房之中。”

    “诺。”

    “女君这是还要继续募兵?”张仲景问了一声。

    就目前来说,楚安县的士兵与护卫已经足够用了。

    “那倒不是,只不过兵甲都有坏的时候。”黄月英摇头,“而且,多备一些,可以给兴霸兄长送去一部分。”

    张仲景这才松口气。

    一个近六千户的中等县,养了三千兵……比例已经很高了,若再继续募兵,就怕田地都无人耕种。

    “仲景先生是怕在下穷兵黩武吗?”黄月英见此,失笑。

    “是啊。”张仲景感叹,“毕竟,楚安县……是老朽活了这么久以来,最为喜欢的一个地方了。”

    黄月英也明白,张仲景为何最喜欢这里。

    去年有了封地以后,她相当于是打了土豪,分了田地,给了这里的老百姓一条活路。

    加上一年两熟的庄稼。

    她敢拍着胸脯说,在这时代,楚安县的百姓比大汉朝其他地方的百姓都要富裕。

    张仲景是一名医者,见到这种情景,自然是欢喜的。

    “不知医药堂如何了?”黄月英又问。

    “自去岁开设以来,如今药堂内已有坐诊大夫十三名,学徒三十名,”张仲景笑着,“老夫也是又收了三个徒弟。”

    黄月英见此,也是开心的笑笑,大夫的数量不断增多,百姓们看病就会更加方便。

    “虽收得诊金与药钱,但每半月一次的义诊,几乎都把收入给撒出去了……是以,钱粮耗费颇多。”张仲景随即又建议,“就怕女君这边……耗费过大啊。”

    “按照仲景先生的说法,诊金与药钱几乎与义诊消耗持平?”

    “是。”张仲景无奈。

    可他们这么多人,都得靠黄月英的食邑养着呢,加上还有庄子上的护卫……

    “那已经很好了。”黄月英笑笑,“先生去做便是,不必担心钱粮消耗,若在下的食邑不足,还有其他生意补贴。”

    “这……”张仲景随后感叹了一声,应了下来。

    而在黄月英看来,张仲景他们为医药馆带来的收入与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