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0 互市(求订阅月票)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何对蛮人怀柔,这是一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这个时代除黄月英以外,极少有人能对偏远地区的蛮人一视同仁。

    如今蒯越要领兵平叛,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刘表手下,善战的将领不多,文聘算一个,蔡瑁也算一个,然而这两人已经北上。

    黄祖自然也算是一个,但无特殊情况,不会把黄祖调离江夏。

    再加上荆南几个郡,也是前两年才平定下来,百姓的日子…也只是略微的好了那么一点点,结果蛮人的叛乱来了。

    当地百姓对于蛮人,定然不喜。

    然而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统一,其实也离不开一次次的冲突,任何事物的发展,皆有其双面性。

    略作思考,黄月英便看向了蒯越,道,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是以,可引蛮人下山安籍,分田而耕,令其穿汉衣,识汉字,移其风、易其俗,则数十年后,无蛮汉之分矣。”

    蒯越沉思,而后点头。

    刘表也是赞同,但还是对这一策略持怀疑态度,只因这策略用时太久了,“此法耗时颇巨,可有耗时短可见成效者?”

    听了刘表的话,蒯越眼神也看向了黄月英,期待起来。

    “互市。”黄月英不假思索的道。

    这个方法,对于华夏以外的所有地区或者势力,都有安抚的作用。

    “何为互市?”刘表有些疑惑。

    “即中国对周边各族之通商。”黄月英解释。

    而后接着道,“于北方,鲜卑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唯至互市,乃来靡服。

    而于荆南,蛮人所缺者,不过粮、布匹乃至食盐等物资。

    平叛后,可于武陵郡设立盐、粮互市,换取山中药草、矿石等,互通互利,安抚蛮越。

    互市之中,又需宣扬中国之衣食住行、中国之礼,引得蛮人之中慕中国者下山安籍。

    而后一传十,十传百,百而千,

    如此往复,不过五六七八年,蛮人可定,可得数百年之安稳。”

    刘表大赞,“若如此,不仅无惧蛮人,还可得一可战之兵!”

    “主公所言甚是,阿楚之计,甚妙。”蒯越也是感慨。

    这么小的人,如此笃学,见识广博,到底是那位居士的弟子啊,胜他多矣。

    于他而言,平叛不难,唯带兵镇压之,可他班师回襄阳后,蛮人又复叛,如之奈何?

    黄月英的办法,真的是给他提供了极大的思路。

    “只是有一点…叔父需要注意。”黄月英提醒。

    “哦?”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今武陵蛮是也,而自古帝王之有天下,莫不由怀保万民,”黄月英顿了顿,“是以,无论于州牧而言,亦或是于主簿而言,武陵蛮皆为荆州之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