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
怕是都不足以形容。
果敢、坚毅、理智、偏偏又胆大包天,武力惊人、对大明如今的国策各 种信手拈来不说,甚至还能参考历史相互印证……
而正当他惊叹的同时。
去听突然间。
“可当今这位陛下,自以为自己走的是包税制度截然相反的路径。”
“然而,却是异曲同工,虽然招式变了,但归根结底,最后还是落到百 姓的头上!”
此话一出。
朱元璋刚才的惊叹,瞬间抛出脑海。
不对!
此人就是:鲁莽、目中无人、目无君上,凭着自己有几分见解,就敢妄 言国策,不知天高地厚,愚才!蠢材!
他心中连连喝骂。
更是怒喝出声:“胡言乱语,这如何能混为一谈?”
苏怀所幸加快语速说道:“那就还是之前的损耗问题,再一个比喻。”
苏怀所幸指着自己的淮安街道:“比如说,这淮安街道的百姓,负责龙 骧卫的岁俸……”
“其中陛下定下,供给龙骧卫的,大约有一百户!”
“由于都在京城,所以这里的距离很近,路途也基本都是宽直大道。”
“所以,这些富户联合起来,运送的损耗,并不算多少。”
看着面前老人点头的时候。
苏怀又道:“可若是,淮安街道的这些人,负责给百里开外的南直隶兵 营运送呢?”
“百里距离,运送粮草,人吃马嚼,损耗是要比京城内大得多吧?”
朱元璋继续点头。
“那若是再往千里之外……甚至光路上走就要半个多月……甚至一个多 月,更有可能…未来甚至白忙一场。”
此话一出。
面前的老者,顿时将自己打断。
“胡言乱语,这民收民解制定的就是就近护送。”
“怎么会走上半个多月,甚至一个多月?”
“还有白忙一场!”
“除非是他们本来就没送,甚至贪了!”
苏怀无奈—一叹。
“那如果本来就不是京城呢?”
“没有京城的繁华、治安,直接就是西北、西南、甚至北方等等的艰苦 地方。”
“百里之地,至于村落……”
“这些地方,人烟稀少,路途艰辛,多是荒山野岭,再有匪寇为患……”
“当今陛下,让百姓运送粮草,耗费也是百姓承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