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更重要的是……父皇拉不下那个脸。
想到这里。
朱椿又不由得作为一个皇子想到……
其实。
当朝之人,都认为父皇滥杀。
然而。
这几年真正提谏言的,却是一个都没死。
最出名的。
莫过于解缙当初所写的《太平十策》!
其上的十策。
也和今日的《鸣冤书》 一样。
谈及了藩王、谈及了百官,甚至还有税收、礼乐,连当朝太子该学什 么,都被他谏言了。
其上,虽然语言没有苏怀的《鸣冤书》犀利。
但是内容却要比苏怀多得多。
而且。
还正是父皇当初,严打“敢谈及诸藩”的时候。
这位解缙学士,甚至还被父皇叫到身边,担任翰林讲学。
然而很快父皇发现,此人虽有才华,但没有眼色,什么场合都爱摆弄。
没过多久,就被踢出去了。
还有一位韩谊,其也是谏官。
所谈及之谏言,更为凌厉,在胡惟庸刚上位不久,还备受父皇信任的时 候。
就曾谏骂过胡惟庸,言说父皇看人不准,迟早国朝必生乱!
当时的父皇可是大怒。
毕竟,终于换掉李善长,是他削弱相权的第一步。
但最后,韩宜不也没事。
在朱椿的眼中。
父皇并非是真的只要对其敢谏言的人,都会杀。
相反!
如果你所言有理,父皇觉得真有必要,他定然不会计较。
可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且父皇认为根本就是乱扯一通,且有违他的 计划……
那就是庭杖驱赶了。
而现在。
这苏怀的一句话,就能把父皇气的暴跳如雷。
只是因为……
他说对了!
是的!
不论是苏怀、还是自己、又或者是父皇,甚至是这当朝百官。
都明白一点。
这朝堂之上,只要陛下想查。
总能查到你的违律之处。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