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但他很快便怒道:“知道你还问?”
“正因为知道,所以我才要说,陛下错了!”
此话一出。
百官纷纷四下看去。
只觉得突然逮到这个差事,他们真是倒了大霉!
“错了?”
同一时间,朱元璋也怒然一笑。
好!
咱倒要听听,咱有什么错?
“陛下定四民,农户就该种地,不是一代人种地,而是你这个家族世世 代代都去种地!”
“匠户、灶户、甚至连军户也如此,你是木匠,厨子、军士,你的儿 子、孙子、祖祖辈辈都是木匠,厨子和军士!”
“陛下虽然留下了科举之路。”
“但科举每三年一次,真正能进士及第的,每三年却只有几十个人。而 能让家中脱离原有户籍,跨越阶层的,于真正的平民百姓而言……千万不足 一 ! ”
“那么!”
“生来军户、就注定世世代代都是军户吗?”
“生来农民,就注定毫无选择,只能成为农民吗?”
“陛下把百姓定于一县、甚至一地!”
“过界就要所谓的凭证、文书!”
“百姓无囚徒之名,却有囚徒之实!”
“天下百姓,就甘愿如此吗?”
“陛下以强行的命令和规矩,想要达到限制百姓,从而收取税赋的目 的 ! ”
“但却不知……”
“天下百姓,他是人!”
“与民间而言,规矩制定的越是苛责,百姓就越是困苦!”
最后一句话。
苏怀看向百官,所说出的话,却让整个百官、甚至包括詹徽,都脸色大 变。
“诸位大人可扪心自问:”
“大明开国之后,各地税赋定的并不高!”
“但为何……各地起义、甚至宁愿逃亡大山、峡口……哪怕就地落匪为寇 的,也不当大明百姓!”
“为何?”
“是百姓天生就要反心吗?”
“错!”
“是陛下定的四民之策错了!”
“森严的制度,并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陛下锁定的四民之策,就是这大明民间动乱,最根本的错误!”
“自古民如水!”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