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之民,在民间听了几句民间杂谈,就敢妄议当朝国策?”
“再敢胡言乱语,本官今日就算拼了不要头上这顶帽子,也要将你治一 个:妄议国策、怒骂君上、法外狂徒的大不敬之罪!”
此时的詹徽,亲自开口。
是因为他也清楚的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可惜。
这是陛下钦定的百官会审,且陛下就在后堂,再有天象之变,民间之论 在前……
他不敢使用那些“屈打成招”的方式。
否则消息传出去。
就算定罪了!
那也是耻笑千古的大明版《窦娥冤》!
他詹氏一族,那是上百年赫赫威名的真正大仕族!
连他在内,连续三代的吏部尚书!
这是何等的殊荣?
因此……
他才不会让自己的形象,成为《苏怀冤》之中屈打成招的奸臣!
数十上百年后。
岂非让家族子孙蒙羞?
既然不能动用极刑,那就要尽快结束。
然而,正当他想说下一步的话时。
却见此时的苏怀,直接接过。
“民岂能不知?”
相比较张居正,海瑞人物模板,苏怀已经十分熟悉。
且运用之时, 【针锋相对、舌战群儒】的光环一直在默默加成。
再加上,他又有张居正的“针砭时弊”。
对于所谓国策的漏洞,简直就是火眼金睛。
詹徽想拿这个问住他。
不会真以为,他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敢胡乱开口吧。
“四民之策、以及科举选士所定的背景环境,基本相同!”
“先说这四民之策,陛下将农户、军户、灶户、还有匠户,定为四民, 商人甚至只能算作半个人!”
“而陛下圈定四民,其根本目的:便是大明建立,百废俱兴。”
“陛下认为,民生恢复的主要原因,就是百姓应该各司其职,各主其 责。只要人人遵守自己的本分,那么这大明天下,就一定会安定太平。”
“科举选士也同理,其定于四书五经!”
“其目的,是唤醒华夏百姓的同根同源,消弭南北两地百年分解之恩 怨 ! ”
“更是将这科举考题圈定在一个小范围,如此一来,南北两地考生就相 对公平。”
詹徽眯着眼,似乎惊讶于此人竟然真的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