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你给我住口拜托了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之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是为了避免“太子离世”的事情,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但是,他却刻意的压制了自己的感情,就是为了让自己在“海瑞”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来。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朱棣在靖难得胜之后,就砍了几个藩王,把他们手中的兵权都给撤了回来。

    至于诸位诸侯的事情,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只是说诸位诸侯欺压民脂民膏,强取豪夺。

    而以“洪武时代”为“背景”,诸侯们才是最大的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场叛乱。

    远在北方的朱棣,正在北平府城,向朝堂上的官员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四年的靖难,实在是太惨烈了。

    可在这时。

    是绝对看不到的。

    而现在。

    在詹徽的压力下。

    苏怀决定,将自己和海瑞的“针锋相对”拿出来。

    一场酣畅淋漓的唇枪舌战。

    “詹大人说,诸位诸侯只是偶然失手?”

    “呵!”

    “詹大人,我想请问一下,这么多年来,他所做的事情,已经有十多件了。”

    “其中,最轻的一个,就是一个被凌迟的丫鬟。”

    “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詹大人也说是偶然?”

    这话一出。

    詹徽面色涨得通红。

    杨靖在一旁说道:“詹大人,这是诸位诸侯的过错,与我们无关。”

    “只有宗人府,才能处理。”

    苏怀也附和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怪大明吧。”

    “一,藩王执掌兵马。”

    “二:额外的收入,不受限制。”

    “三,藩王和皇族虽然触犯了法律,但并不受大明律令的约束,而是受宗族的约束。”

    “但宗人府是为皇家服务的,怎么能让他们做主呢?”

    “难怪,这位秦王,屡屡触犯禁忌,依然可以在西安城横行无忌。”

    苏怀感觉到,他现在的心情,有些“激动”。

    说话做事,都没有半点顾忌。

    “那么我的《鸣冤书》,可有什么不对?”

    “归根结底,大明的治国安邦,有问题。”

    此刻。

    百臣沉默不语。

    就连齐泰、黄子澄,都是沉默不语。

    说句实在话。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