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三国,开局削刘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章 封冠军侯 (1/1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管刘璋和张松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很确定:刘备已经离开鱼复县了。

    对于向问天来说,这就足够了。

    除了刘备这种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人,不管谁守鱼复县,他都有办法搞定。

    只要拿下鱼复县,整个固陵郡也就拿下了。

    益州的东大门就落入了向问天的手中,到时候随时可以向益州进攻。

    但前提是先缓和局势,让益州和刘璋放松警惕,回到他们熟悉的安稳环境中去。

    而且荆州也需要时间彻底消化,让百姓归心。

    在春耕来临之前,向问天让蒯良带头,组织各世家大族贡献了一批耕牛、优良稻种,帮助百姓备耕。

    根据贡献的大小,向问天给他们发放了数量不等的学宫入场券。

    襄阳学宫,在刘表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

    庞德公、司马徽、刘巴等名士,包括张羡,都加入了学宫,每月抽出固定的时间授课。

    文聘等一批暂时没有安排职务的将领,也临时加入学宫传授基础的兵法战略。

    另外,为了帮助张羡完成《伤寒杂病论》的出版。

    向问天交给诸葛亮一项新的任务:研究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原理说起来比较简单:把字刻在木板上,然后刷上油墨,铺上纸,把字印出来。

    跟印章几乎一模一样。

    但实际操作起来,需要摸索的技巧还不少。

    比如,雕版用的木料、油墨要又好用价格又不贵,还要讲究耐用。

    怎样才能做到字迹清晰,不晕染。

    向问天只是稍微想一想便觉得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大工程。

    如果真要将《伤寒杂病论》推广开来,且不说雕版印刷术本身,光是当前的纸张就无法满足要求。

    不是说造不出来优质的纸张,而是优质纸张的成本太高了。

    纸张的成本,再叠加印刷成本。

    就算张羡高义分文不取,一部《伤寒杂病论》印下来也是价格不菲。

    能够买得起的人,少之又少。

    更何况,一旦雕版印刷术成熟,向问天要印的远不止一本《伤寒杂病论》。

    到时候,无论四书五经,还是六韬三略,农学杂典,诸子百家他都要刊印。

    造纸术、印刷术,是开展科教文卫工作的先行保障。

    而且俗话说,知识就是财富。

    这些书籍一旦印出来,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还可以倾销到其他诸侯的领地,那就是海量的财富啊。

    此外,通过文化贸易达到某些目的,这又是一门大学问。

    本来只是想帮张羡加快实现梦想,没想到这一发散开来,成了一项涵盖科教文卫各个领域,极其浩大的工程。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