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6章 别做梦了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度4-12毫米。

    在工业实力羸弱的东亚,豆战车尚可一用。

    对上俄罗斯还用豆战车,未免对俄罗斯太不尊重。

    俄罗斯的新型装甲战车都在欧洲。

    阿穆尔军区作为俄罗斯的大后方,部队装备的战车都是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古早型号。

    即便这些“老爷爷”级别的古早型号,重量也超过20吨。

    在加装了外挂装甲之后,豆战车的77毫米机枪,打上去就像挠痒痒。

    现在担任阿穆尔军区司令的,是彼得的二子约瑟夫。

    阿穆尔军区早在俄德战争爆发前,将主力调往欧洲,协助俄军加强防守,阿穆尔军区只剩下区区两个师。

    这大概就是日本敢于冒险的原因。

    虽然阿穆尔军区兵力所剩无几,但是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足够将日本阻止在阿穆尔之外。

    日本的豆战车虽然渣,战斗机还是挺不错的。

    和德国一样,日本的资源极其有限,只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某一个领域重点发展,不可能像俄罗斯那样齐头并进。

    日本重点发展海军和空军,海军造了一堆战列舰,浪费了大量资源,留给空军的已经不多,再到陆军就所剩无几,于是就有了豆战车这种奇葩。

    豆战车的装甲,甚至不如俄罗斯的轮式装甲车。

    俄军打豆战车也不需要动用战防炮,口径稍微大一点的重机枪,都可以将豆战车的装甲直接击穿。

    俄军的防御虽然没问题,进攻由于兵力不足,同样力有未逮。

    还好有高丽。

    高丽这些年跟着俄罗斯,好东西虽然轮不到高丽,上一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装甲战车,高丽军队装备了足足0辆。

    乔治给约瑟夫发电报,命令约瑟夫率领俄高联军,将日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约瑟夫没让乔治失望,乌苏里斯克一战消灭日军25万人。

    乌苏里斯克战役——如果从爆发到结束只有48小时也能算战役的话——打破了日军高层的幻想。

    乌苏里斯克战役结束后,日本终于认清事实,主动向俄罗斯求和,希望和俄罗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乔治不搭理日本人。

    俄德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和德国也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事实证明,在这个礼乐崩坏的年代,白字黑字的承诺连手纸都不如。

    另一个时空,日本发现打不过俄罗斯,于是掉头南下,将目标对准欧洲国家在亚洲的殖民地,于是就有了偷袭珍珠港,逼美国正式下场。

    乔治不给美国参战的机会,不和日本签订任何形式的条约,调集兵力向日军进攻。

    俄德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开启了新一次动员,计划要动员300万俄军。

    这并非俄罗斯的极限,只是哥萨克的极限。

    也就是说,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依然留有余力。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