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和外甥主持公道,乔治也不会坐视不管。
格奥尔基想了想,无奈承认:“好吧,我也是混蛋!”
两个混蛋凑一起,并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
卡罗尔离开罗马尼亚王国后,主持罗马尼亚王国内政的,是陆军大臣安东内斯库。
乔治这时候才知道,罗马尼亚王国居然已经从德国聘请军官,担任罗马尼亚军队教官。
这简直太神奇了。
德国尚且要把军官送到俄罗斯进修。
俄罗斯也不拒绝罗马尼亚军官前往俄罗斯学习。
罗马尼亚如果需要教官的话,完全可以从俄罗斯邀请,为何舍近求远去德国?
只能说蓄谋已久。
乔治想把安东内斯库叫到俄罗斯来,擒贼先擒王。
安东内斯库早有防备,提前预判了乔治的预判,离开布加勒斯特,前往喀尔巴阡山隘口视察工作。
世界大战期间,巴尔干联军曾和奥匈帝国军队在喀尔巴阡山隘口血战,乔治命令空降兵空降到奥斯曼军队的防线之后,才突破喀尔巴阡山隘口。
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王国将喀尔巴阡山隘口的防线拆除,完善铁路,加强布加勒斯特和特兰西瓦尼亚两地之间的联系。
乔治怀疑安东内斯库正在重建防线。
“毫无疑问,卡罗尔那个混蛋和安东内斯库是早有预谋,罗马尼亚军队在平原地区无法阻止我们的装甲部队,所以寄希望于山区的复杂地形,阻止我们的进攻。”
瓦西里破口大骂,要求乔治立即出兵,推翻卡罗尔的统治,将安东内斯库就地正法。
“不,我们不能直接出兵罗马尼亚。”
乔治缺少合适的理由。
卡罗尔很有心计,卖石油给德国的同时,经常以小恩小惠维持“仁君”人设,颇得罗马尼亚人信任。
俄罗斯如果贸然出兵,会引发罗马尼亚人的强烈反对,这正是卡罗尔想要的。
没有罗马尼亚人的支持,卡罗尔同样无法彻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
“乔治,不管你如何做,现在我要向你证明,我作为男人的勇气。”
格奥尔基想逼俄罗斯下场。
“你那不叫勇气,叫莽撞。”
乔治并不是贬低格奥尔基,希腊军队的素质,跟罗马尼亚还是有差距的。
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军队在巴尔干联盟中排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高日军团,比多灾多难的南斯拉夫表现更出色。
希腊军队在世界大战期间少有亮眼表现。
世界大战刚结束,又被奥斯曼帝国的残军赶出小亚细亚半岛,彻底暴露了自己的实力。
“少小看我了,即便没有你的帮助,我也可以帮助米哈伊复国。”
格奥尔基怒气冲冲离开,海伦和米哈伊没走。
和冲动任性的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