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8章 为首富规划理想 (1/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俄波能源公司是西伯利亚能源的子公司,乔治不指望俄波能源公司赚钱,之所以把所有利润都留在波斯,目的是通过俄波能源公司的利润,在波斯培养忠于俄罗斯的代理人,更便于俄罗斯控制国际石油价格。

    这个模式最大的变量是人。

    乔治也不知道小胡子给波斯人多少承诺,当波斯人试图脱离俄罗斯的控制时,俄波能源公司留在波斯的利润,就会成为米拉德们的催命符。

    和维克多预料的一样,当波斯人再次抗议俄波能源公司的垄断行为时,警察还是出工不出力,并没有采取强制措施。

    转天,波斯发行量最大的《波斯日报》,公布了米拉德受贿的一系列证据。

    米拉德当天中午就被宪兵从办公室带走,接替米拉德担任警察局长的,是米拉德的副手阿里·候塞尼。

    阿里·候塞尼接到任命的第一时间,主动拜访安东尼。

    安东尼将之前属于米拉德的不记名帐号,作为阿里·候塞尼的就职贺礼。

    这个帐号虽然现在是空的,里面一分钱都没有,阿里·候塞尼还是如获至宝。

    “警察局将会竭尽全力维护治安,任何针对俄波能源公司的反对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阿里·候塞尼在接受《波斯日报》采访时信誓旦旦。

    《波斯日报》主编费多尔的微笑有点复杂,这一幕似曾相识。

    米拉德被任命为警察局长时,也曾接受《波斯日报》的采访,当时对米拉德进行采访的也是费多尔。

    让费多尔感到好笑的是,当时米拉德也曾如此信誓旦旦。

    所以阿里·候塞尼会不会变成下一个米拉德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波斯警察,必须保护俄波能源公司的利益。

    米拉德这种小角色,还没有资格进入乔治的视野。

    乔治关心的是康斯坦丁诺维奇。

    康斯坦丁诺维奇作为大公,收入结构和帝俄时代差不多,既有俄罗斯政府的补贴,也有职务收入,以及经营收入。

    帝俄时代的这些大公,封地虽然没有了,土地还是有的,收入其实也不少。

    康斯坦丁诺维奇的生活极其奢侈,担任俄罗斯驻波斯大使期间,仅花费在购物上的费用就多达1万卢布。

    这笔费用,原本是给康斯坦丁诺维奇用于收买波斯政要的。

    康斯坦丁诺维奇将这笔经费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用康斯坦丁诺维奇的话说,他购买的礼物,都用于赠送给波斯政要,并没有截留。

    但当审讯人员出示康斯坦丁诺维奇在瑞士银行的秘密账户时,康斯坦丁诺维奇彻底崩溃。

    俄罗斯政府不允许官员及其家属在国外银行开设秘密账户。

    虽然俄罗斯政府没有公开官员在国外拥有的私人财产,但俄罗斯有财产申报制度,官员在国外的所有私人财产必须申报,否则一经查实,会被以叛国罪严肃处理。

    曾有人以这个规定太不人道为由,希望乔治向俄罗斯政府施加压力,取消这项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