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8章:当真是大功一件啊!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 “只要不遭遇特别大的灾害,保证它们正常生长,棉花便会有一定的收获,至于这收成多少,就要就要看当地的土质,以及以以及百姓们的种植,和培养方式了。”

    “棉花正如普通的谷物一般,除了种植与收获的时候,需要一定的人力,其他程序,绝对要比产丝简便的多。”

    “原来如此,”郭守敬点了点头,“只是这棉花,看起来一团一团的,它是如何变成制作衣服的布的呢?”

    “郭校长,请看,”李宽知道棉花日后必定会在大炎迅速推广,于是很早之前,他就把棉纺织机的图纸,给画了出来,

    “由于材料不同,所以棉花纺织的机器也有所不同。我手中的这张图便是棉纺织机,虽然它的制作要比普通的纺织机麻烦了一些,但是在效率上,他也非常高的,能够很快的就制作出一匹成品布。”

    “如此甚好,”郭守敬感慨道。

    “不过,臣还有一个疑问,如果这棉花被大量普及的话,那我大炎,种桑养蚕的百姓,应该何去何从,他们的生计,臣可不能不管不顾哪!”

    “郭校长,你刚才也说了,这棉虽然比丝保暖,但它并不如丝绸般轻巧柔软,所以陛下以及诸多大臣们,必定仍然继续需要丝绸,而我将这棉花带到中原,更多的是为百姓设计的,”

    李宽加重语气说道,“毕竟与王公大臣相比,大炎最多的,还是普通百姓哪!”

    “言之有理,”郭守敬反应过来,“只是不知戴这鼻核可以在何处种植,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棉花生长条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光照充足,并在生长期灌溉一定的水源即可,”虽然李宽在现在是理科生,但是上地理课的时候,他也多多少少学习了一些。

    “我以为,棉花可在大炎南北广泛种植。如扬州杭州的商业发达,人口密集之地,或者如西域光照充足,又有一定水源之地,甚至可以打造一个棉花集聚区。”

    “它不仅可以为百姓,制造衣物提供原料,当百姓们有了多余的棉花时,也可以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作为他们的生计。”

    “如此甚好,”郭守敬激动道,“这战乱逐渐平定,我大炎的人口是越来越多,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人口一增加,无论粮食亦或布匹都是一个问题。”

    “由于战乱以及天灾,南方的桑树已经被大量的破坏,上贡给朝廷的已经比往年减少了许多了,光靠麻也是很难解决问题的,陛下,您还发现了一种新的制衣材料,这本身就是大功一件,”

    郭守敬抬头望了望,看着高大的木棉树上,一团又一团的“白云”,夹杂在绿叶中间,似乎是在相互嬉戏着。

    郭守敬甚至可以想象到,当棉花在大炎的土地上广泛种植,那一片丰收的场景,

    “况且这棉花产量如此之高,日后也定能为我大炎百姓,开拓生计,增加朝廷的税收,陛下的这个功劳,不亚于对外打了一个大胜仗啊。”

    “郭校长,过奖了。”李宽原本是打算到棉花再丰收一次,有了一定规模之后,再报个给郭守敬他们的。

    没想到郭守敬,现在这对棉花如此满意,看来棉花在大炎的推广,应该是一件很迅速的事情了。

    “陛下,您不必谦虚,不过这么好的东西,光在您李府种可不行,”郭守敬笑着说道,

    “臣马上就召集能工巧匠,按照陛下,你的这个图纸,把更多的棉纺织机制作出来,好让我大炎百姓,能够尽快的在严冬之前穿上棉衣。”

    “除此之外,臣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