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1章:原奉大炎为尊!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赦之罪的死囚。

    当这个“刺客”被斩之后,那些个小国使者的心,才彻底放回到了肚子里,不断高呼着大炎的圣明。

    这时候一个身穿红色官服的官员,急匆匆地跑到了郭守敬面前,高呼着:

    “郭大人,大喜啊,大喜啊!”

    “噢,”看这个官员激动的样子,应该是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不过有什么事,是比这次典礼还要更让人激动的,郭守敬挥了挥手,

    “何喜之有,你且慢慢道来。”

    “启禀郭大人,今年中原地区出现了十年难遇的大丰收,其他各个地方的粮食也有不小的收成。”

    “就在典礼这几天,粮食差不多都熟了。这是地方刚刚盛上来的麦穗,还请郭大人,查看。”

    听了这个官员的话,郭守敬激动的,让太监,把那棵麦穗给拿了上来。

    由于长的实在是太好了,整个麦穗完完全全都是弯的。

    郭守敬将手放上去,感觉到麦穗颗粒饱满且厚实,仿佛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一般。

    要知道在唐代没有化肥,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如果不是遇到了大丰收,这麦穗怎么可能长得出来?

    郭守敬的心激动不已,要知道,只有粮食找到好了,百姓才能吃饱,只有百姓吃饱了,国家才能富足,社会才会稳定。粮食丰收,确实是一件大喜事啊。

    底下的小国使臣也是在窃窃私语着,他们虽然不太懂中原的文化,但庄稼长得好不好,他们却是看得出来的。

    现在大炎,现在打败了高句丽,粮食又获得了这么大的丰收。

    这不正是说明,大炎是天选之地,而李宽,是天选之人吗?

    见郭守敬,这般激动的模样,和珅连忙上前说道:

    “郭大人,粮食丰收,乃大炎之喜也。诸位使臣来到了雁云城,可否让他们,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和大人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呀,”郭守敬哈哈笑道,当时的这个世界总体上仍然是以农业为支柱,吃不饱可是一个大问题。

    肥沃的土地,丰收的粮食不仅是国家间争夺的资源,也是一个国家威慑另一个国家的利器,

    “粮食丰收,此乃天降祥瑞,诸位爱卿,以及使臣可愿随我出去查看?”.

    “愿跟随郭大人。”对于大炎百官来说,这是长面子的机会,对于那些使臣们,这正是长见识的机会。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雁云城城郊之外。

    正是农历的八月份,大多农作物成熟的时间。

    郭守敬他们哪怕离得远,也看到了一地的金黄,以及麦子的香味。

    百姓们看到郭守敬,连忙上前跪拜,郭守敬将他们扶起,并问其中一人道:

    “老人家,今年的收成如何?”

    “启禀郭大人,今年的收成好着呢。交纳赋税之后,之后我们自己还能剩一个大笔。”老农如实回答道。

    “哦,老夫不是记得你们遭了蝗灾吗,蝗灾对你们没有什么大的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