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母难当,携崽二嫁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宿敌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海云舒只好硬着头皮,顺坡下驴:“回太后,七皇子所言属实。”

    她不敢抬头看江成璟的表情。

    因为不用看都能感觉到刺骨的寒意。

    小太后的语气透着嘲讽:“海娘子,看不出来啊,你真是手眼通天。如今连西夏七皇子的门路都走通了。”

    今晚的事十有八九就是小太后的手笔,她还在这里看热闹不嫌事大。

    七皇子说:“太后您说笑了。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与程夫人充其量算聊得投机,要说门路关系,我还占她的光呢。

    “这次西夏通商的货船被扣押,是借了海家的码头才把货运到,真是有惊无险。还得再谢谢程夫人。”

    海云舒有些尴尬地摆手:“不必不必,举手之劳。”

    她对此事只是有所耳闻。

    前些日子,二哥写信说,西夏朝贡的货船在河道上游被劫,最终借海家的码头避难,才得以上京。

    难道,他是为了报恩才帮她圆这个谎的?

    不知为何,海云舒总觉得这位西夏七皇子隐瞒了什么。

    “对夫人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们西夏却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要是丢了今年的岁贡,不知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七皇子转而问道:“摄政王,你说对吗?”

    果然,江成璟继续发挥他的做事风格,拿人手不短,吃人嘴不软。

    幽幽道:“盟约书上写得清楚,七皇子何必问本王?少一两就拿一颗人头代替,出钱还是出人,全凭西夏王自己决断。”

    河洛盟约,对西夏来说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大魏和西夏是宿敌,两国交界处,百余年来一直战乱不断,是先帝在世时,率军西征,胜利后才重新恢复了河洛地区的太平。

    那一仗,据说打到了西夏的都城——燕京,死伤百万,差点亡国。

    最后西夏不仅割让了十余座城池,每年还要给大魏进岁贡。

    当时和谈,正是江成璟出面拟的十六款条约。

    江成璟一直都是主战派,所以强势压人,在他的主导下,割地,赔款,和亲,岁贡……

    西夏只好一一答应。

    他们仅有一个要求就是——只质男、不嫁女,只纳贡、不称臣。

    因此,彼时不受宠的七皇子李澈在年幼时,被送到大魏做过三年的质子。

    这么多年,两国都相安无事,可见西夏王是个懂得隐忍的主儿。

    经过休养生息,西夏也算恢复了元气,所以才又让对大魏熟悉的七皇子出使,为得就是撕毁盟约,再做约定。

    七皇子对小太后说:“今日之事,是李澈鲁莽了,还请太后恕罪。”

    他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小太后自然不好再追究了。

    她吃了暗亏,脸上却不显露:“是误会解开了也好,既然七皇子盛情邀请,海娘子,你就一同入席吧。”

    海云舒屈膝谢恩:“臣妾谢太后赐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