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佃农。
这些佃农,也只是比流民稍好一点,能够维持得下去而已。
稍微碰到一点灾难,就会破产成为流民。
在开原城辽海卫署衙中,杨延武见到了李肖虎。
“肖虎哥,收获怎么样!”
“收获很大啊,城中五个大户,城内有三万多人,各处镇堡,估计有五万多人!
延武,我们真要将这些大户的财产没收吗,这可能会引起激烈反抗!”
李肖虎看着杨延武,脸上有担忧之色,不过他的脸黑,杨延武没看出来。
“八万人口?开原怎么会有八万人口,那怎么只有三千士卒?”
杨延武并没有纠结会不会有人激烈反抗,他只是惊讶于开原城的人数。
李肖虎点点头,肯定地说道:“确实有八万人口,这些大户人家倒是有不少家丁,没有算在士卒里面。”
“延武,我们真的将这些富户的家产没收吗?这和我们提倡的保护私有财产的理念不符合吧!”
李肖虎再三问道,他怕激起激烈反抗,到时候攻城略地,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当然要没收,他们只是我们兴义军的俘虏,不是我们治下的公民。
而且他们的这些财产,大多数都是不义之财!”
杨延武说得很果断,虽然对一些善良的人来说,这样做确实不公平。
但是,杨延武却不想开这种头,因为一旦放开,对兴义军现在的领地,将会是一种剧烈的冲突。
这些人太有钱了,如果就这么让他们加入兴义军领地,他们很快就会利用钱财,在兴义军中占据高位。
那时候,兴义军就不再是杨延武想要的兴义军了,而杨延武好不容易打造的社会,将会变成和大明一样。
那杨延武灭掉大明,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杨延武也会命人进行甄别,如果真是善良之人,杨延武会将他迁徙到稍好一点的地方。
对于善良之人,只要勤奋肯干,在兴义军领地内,想要安心的生活下去,甚至想要活得更好,问题都不大。
但如果是为恶之人,那就不要怪杨延武不客气了,那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就会是他们的归宿。
大明已经腐败的足够彻底了,不推倒了重来,谁也治理不好。
“肖虎哥,我去这些大户人家看看!”
“嗯,我陪你一起去!”
李肖虎当然不是担心杨延武的安全,杨延武本身就有亲卫保护,他只是想看看杨延武去这些大户人家干什么!
开原城中,一间大户人家里。
三百多口人都被押了出来。
其中一位老者,已经年过花甲,但因为保养的很好,身体非常健朗。
“你们干什么,我要见你们的头领,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兴义军的士卒根本就不理他,见到杨延武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