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就是他。”
“那可是秦相公啊!”李擢目光忽然变得复杂起来,里面有质疑,有愤怒,有迷茫,“他是新政的功臣,是陛下的心腹,他怎会……”
“还有更多的事你不知道。”汪伯彦递上来一封文书,“都写在里面,前兵部侍郎李回私通金人,刑部郎中是金人细作,秦桧在辽东勾结金人,秦夫人在辽东有庞大的产业,手握富可敌国的钱财,朝堂上下,从中枢到四京,到地方,多数官员暗地里收过他们的钱,否则你以为秦桧是如何赵相公和吕相公的眼皮子底下拉拢人的?”..
李擢大感意外,忍不住问道:“当真?”
“你可以不信,回去看看这里面写的。”汪伯彦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这是你的机会,作为谏官,在一起都还没有明朗之前,去陛下那里弹劾该弹劾的人,这可是功劳。”
李擢犹豫了一下。
汪伯彦说道:“你难道不想去御史台做御史大夫?”
李擢又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问道:“汪侍郎为何知晓那么多?”
“我有我的办法。”
“那汪侍郎为何要帮我?”
“此次秦桧倒台,朝堂格局大变,公若能抓住机会往上走,日后想要什么情报,我这里都有。”
“汪侍郎有什么条件呢?”
“没什么条件,相互帮助,也多帮帮康王。”
“康王?”
“很快你会知道的。”汪伯彦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对你有好处,对我们都有好处,对陛下也没有坏处,自然是有利于大宋的,我们合作,你的前程不会差,何乐而不为?”
李擢收起那封信,匆匆忙忙离去。
汪伯彦离开酒楼,去了康王府。
“殿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汪伯彦说道。
赵构问道:“李回被提拿回来多久了?”
“有好几天了。”
“该招的他都招了,郑州渡口案,听说是捧日军出兵摆平的,郑州渡口案的口供,是不是也早就放到了官家那里。”
“听说官家可能当天晚上就收到了口供。”赵构看着汪伯彦,眼中充满了疑惑,仿佛在询问汪伯彦一些很隐晦的问题一样。
“官家故意拖延,是想看看秦桧还有什么招数,还有哪些人在为秦桧说话。”汪伯彦说道,“等都浮现出来,再一网打尽。”
“那我们什么时候行动?”
“现在就可以了,殿下就抓住青州知州胡长田的把柄,他是秦桧的人,从他起个头。”汪伯彦淡然自若地说着,“抓胡长田不是殿下的目的,殿下的目的是向官家表态,要和秦桧站在对立面,有了殿下的表态,朝中还会有一批官员站出来,这是陛下需要的。”
“陛下会不会知道本王的目的呢?”
“陛下心如大海,殿下这个行为怎么会瞒得过他呢,殿下不必担心陛下知不知道,最好是让陛下知道,陛下知道您的心思,就会对您更放心,对您重新拿到权力只有好处。”
赵构点了点头,觉得汪伯彦说的非常有道理。
于是他开始写奏札,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