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手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问题解决-混沌芯片的本质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用机器语言000111之类的东西直接操作cpu和内存一样,感觉真的是其妙无比。

    不过妙则妙矣,难也是真难。

    哪怕是在现实中,康硕也顶多写过汇编语言操纵单片机之类的东西,也不曾写过二进制的近期语言啊,那零零零一一一的,谁能搞明白是个鬼意思?

    康硕最终没有使用直接操作虚键的方法实现一个功能——这太难了,比用二进制操作传统的电脑都更加困难。

    不过,他是用注程工具进行了操作,并且精密的观察了整个过程。

    “处理信息的逻辑是混沌的,功能实现其实就是类记忆固化的过程,与人类记忆最大的不同是,记忆是可以被遗忘的,但混沌芯片不会。

    “因为这里边并没有东西可以破坏虚键的行成的连接和形态,所以才能够将这些类记忆的功能更得以长久保持。”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康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事实上,这正跟他之前猜想的一模一样:混沌芯片功能的形成,就是固化的类记忆及对应的预设功能指令。

    “那这样的话,对单个细胞进行芯片化的操作毫无意义,细胞芯片是不能个体存在的,就像人,十分智慧,但单个脑细胞拿出来,那也照样啥也不是,做的全是无用功。”

    一念至此,康硕立即更改策略,不再关注单个细胞,而是直接对一群细胞进行注程操作。尤其是验证了写入操作其实是热脉冲之后,康硕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如果他的猜想没有错的话,只要温度适宜,热脉冲绝对是会自己往下传递的——就像人的神经元细胞会通过电信号往下传递一样。

    而且,根本完全不用刻意去控制,它自己就能到达正确的地方,形成正确的虚键关系。所以,注程的时候啥都不用管,直接往里怼就行。

    说起来玄乎,但事实上很容易理解——类比记忆形成的过程,稍微一想很容易就能想明白:

    就像学生学英语,记一个单词,记就完了,还需要去关心这个单词究竟在脑神经元中经过了哪些突触,又形成了哪些传递,最终又变成了那种形态吗?

    想关心也关心不了啊!只管往脑子里怼就完了,这个单词它总是能记住的,而且根本不用关心它到底记在了哪里。

    而且,不同的人,神经元突触形成的位置肯定不会完全一样,甚至完全不一样。

    康硕猜测,混沌注程的过程跟这个应该差不多类似,功能是一定能够形成的,但是虚键的链接形态和热脉冲信号的传递过程还真说不好会是怎样。

    拟真实验室模拟的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哪怕实现同样功能的混沌芯片,虚键周围形态也是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

    ……

    “呼……”一边实验,康硕也是一边出着大气。

    原本是来验证细胞芯片的,却未成想让自己发现了一个这了不得的事情——实在没想到,混沌芯片的本质竟然是这样的。

    康硕既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同时又觉得就该如此,只有这样才合理。

    下山的路都是顺着水走,因为水是经历过漫长的岁月形成的最合理的路径。

    那智慧能力呢,那一定是跟着人走的,几万年的地球,最智慧的物种,那也经历过无尽的岁月沉淀下来的最合理的选择。

    “不过这样一来,事情就又变得麻烦了。”康硕眉头紧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