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手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 康硕的学术宏愿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康硕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不是狭隘,也不是反对任何人学习婴文,事实上,我的外语水平也不错。

    “但,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必须用外文发表顶级成果,天然就比别人多了一道门槛。更何况,不同学术层次,甚至是普通的国内民众,他们不一定有很高的婴文水平,他们就没有查阅文献的需求吗?

    “我见有人说什么婴文都学不好还搞什么科研这种话,这不纯扯呢吗?凭什么英美国家中学生就能读高水平论文,而我们就必须要有非常高的外语水平才可以?我们为什么就必须要有这个门槛?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一定基础的普通民众都可以接触到顶级的科研成果论文,是不是整个科研就有了足够了民众基础?

    “金字塔的塔基牢固了,上层建筑才更有机会出成果。就像足球,我们的足球为什么那么差?踢球的人少啊,科研其实同样的道理。”

    “你就是看到了这些网友的讨论想到的这些?”李允昌大半辈子的工作都在高校,高校是离学术圈子最近的了,很多情况他也都了解。

    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

    但软实力方面的差距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赶超的,学术,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差距还非常大。

    现在自然科学,几乎所有的基础学科理论体系都是西方建立的,我们最大的成果也不过就是在这个理论体系下有一些具体的应用。

    学术期刊更是几乎被西方世界所把控,即便是国内的顶级期刊也大都使用婴文发表。

    中文期刊的地位十分尴尬了,甚至整个科学院一区的期刊,一个中文期刊都没有,整个sci数据库,中文期刊的数量不足二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人就觉得中文期刊就不该存在,学术没有国界,好的学术成果就应该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一项科研成果要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学术就要走向国际,所以学术成果必须要用英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李允昌倒是没有这种想法,但是他也没有像康硕这样考虑过问题——让科研走向群众,成为学术的基础,这能做到吗?

    “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康硕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

    “如果说是以前,我们国家识字率不高,甚至还有很多文盲,确实做不到。但现在,义务教育至少普及了吧?太过专业的不说,一般的论文看懂是没有问题的。

    “有什么作用先不说,至少要比去刷微博看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要强百倍。可别说没人喜欢看,真有人喜欢,不好找而已,知网还收费那么贵。”

    李允昌倒是被康硕说不知道该做何种表情了:“中文论文的事情,你不是第一个提的,正如你所说,他能让民众更方便的接触到顶级科研成果,但这也涉及到一个认可度的问题。

    “不过,这对你好像不是问题,之前还是校长的时候,就有一大群人托关系问混沌数学和混沌开发语言的英文版呢,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翻译的不是很准确,想让混沌科技来做。”

    康硕点了点头,这个他知道,混沌科技的官方邮箱也都被这类邮件给塞满了:

    “事实上,还真不是我故意狭隘的不提供婴文翻译版本,实际上它就是翻译不了,就算是混沌科技去做,也不会比他们自己找人翻译的要更合适。

    “有些词婴语中就找不到对应,找个相近的,那味道也不是那个味道。混沌数学本就很抽象,味道一不对,那理解起来意思就更差的远了去了。除非他们学精通中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