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0:从鲍家街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6章 婚礼圣地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彦上午在办公室待了半天,下午就去了音乐会现场。

    明天就是紫禁城音乐会的第一场了,周彦今天下午来进行最后一次彩排。

    因为已经彩排过几次,所以下午事情并不多,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这时候如果要出现问题,那问题就会有点麻烦,因为给他们调整的时间比较少。

    音乐会现场基本上全部是现搭的,舞台,观众席,都是从无到有。

    这个舞台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由中外两个团队一起合作,总共花费了一千三百多万人民币,比他们之前计划的预算还要高一百多万。

    这多出来的一百多万,主要用在了预防下雨天的工程上面了。

    不过天气预报这几天的天气都很好,这一百多万的工程应该是用不上了。

    当然,用不上最好,这种露天的音乐会,最怕的就是下雨了。

    不管预防下雨的工程做得多好,都会影响到音乐会的体验。

    最后一次彩排结束,周彦站在舞台上笑了笑,这一千多万倒是没有白花,现场的效果比周彦预想的还要更好。

    整个舞台被架在了太庙大殿前的三层大台阶上,演出区域层次分明,明天演出的时候,整个钢琴少年乐团,会分布在这三层大台阶上面。

    因为院子里面是平地,观众席想要做成阶梯式的难度很高,不仅仅是建设难度高,审批的难度也高。

    要在院子的平地上架起好几层观众席,需要用到大量的钢材跟木材,而且可能会对地面产生破坏,相关部门不可能同意这个方案。

    把舞台分成三层,这样一来,虽然观众席没有层次,却能清楚的看到台上乐团的情况。

    彩排的时候,周彦也下去在观众席的各个位置看了,几乎可以确保三千多个位置都能看到台上的三层。

    为了突出紫禁城的经典元素,建设团队还在舞台上做了水池跟金水桥,让舞台有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当然,一千多万大部分其实都是花费在了灯光和音响设备上面。

    为了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跟情境,现场使用了大量的灯,通过灯光的色采、强度跟角度的变化,达成多种灯光效果。

    这些灯光跟舞台上的建设相映成趣,让现代科技跟太庙的古典融为一体。

    而为了达到最佳的音响效果,现场使用的都是最先进的设备,包括大型音箱、混音台、效果器……这些设备能够将音乐的细节更好地传递给现场的观众。

    露天的音乐会,声音效果想要达到音乐厅里面的效果,那自然是痴人说梦。

    光是声音的损耗,就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这些设备,能够尽量减少两者之间的差距。

    周彦站在台上看了看,舞台灯光的技术负责人段国明又小跑着来到周彦跟前,“周老师,灯光还要走一遍么?”

    “等到天黑了再走一遍吧。”

    其实灯光已经跟着走了好几天了,一直没有问题,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周彦还是让段国明他们再试试。

    段国明点头道,“没问题,等到七点钟我们开始试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