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这么长时间过去,刘航的管理还没有给工作室拖过后腿,后勤一直都能跟得上。
有刘航在,工作室这边的运转根本不用周彦太费心。
……
两人又聊了几句,刘航刚起身,余桦推着史铁笙出现在了门口。
“余桦老师,铁笙老师,你们来啦。”刘航笑着打了个招呼。
“刘总,没耽误你们工作吧?”余桦笑眯眯地说道。
“没有,我这就要走了,你们聊吧。”
刘航走了之后,余桦推着史铁笙走到沙发边,非常熟练地从茶几下面掏出半包烟,先分给史铁笙一根,然后自己也点上一根。
吧唧两口,余桦皱眉道,“这烟有些潮了。”
周彦笑道,“你以后把烟直接带回去,不要留在我这里,时间长了,当然潮。”
“烟是你的,我们连吃带拿,多不好意思。”
“没看出,你是会不好意思的人。”周彦揶揄道。
“那你对我了解还不够。”余桦嘿嘿一笑,又说,“燕京这天气,又是入秋了,烟能潮我也是没想到。”
“要不要给你们换一包新的?”
“不用了,别浪费。”
史铁笙也点头,“就这挺好的,他说潮,我是一点都没感觉出来。”
周彦抱着茶杯走过去坐下,笑道,“有日子没来了,今天来有什么事情?”
“因为这个。”
余桦今天穿了一件厚夹克,此刻他从怀里面掏出一张折起来的报纸,然后将报纸展开。
周彦伸头看去,是一张《燕京晚报》,余桦向他展示的这一篇报导的标题是:孙中山130周年诞辰纪念音乐会圆满落幕,年轻音乐家周彦首获奖。
看到这个标题,周彦也是挑起了眉毛。
他不过是拿了个二等奖,竟然直接上了标题,不知道的,光看这个标题,还以为他拿到了最大的那个奖。
新闻的内容倒是没有任何误导,非常清楚的公布了一等奖、二等奖的获奖人名字,因为版面有限,后面的奖项就没有罗列获奖人名字了。
报道中放了两张照片,分别是一等奖跟二等奖获得者的合影。
这两张合影放在一起,最显眼的,就是下面那张站在c位的周彦了,两张照片里面的其他所有人,都是周彦爷爷辈的,就他这么一个年轻人。
就在周彦看照片的时候,余桦笑眯眯地说道,“你这不声不响拿了个奖,关键是这个作品你也藏得太深了,这次许三观也算是祖坟上冒了青烟……”
“许三观?”周彦疑惑道。
看到周彦疑惑,余桦也疑惑了,“你获奖的曲子不是《许三观》么?”
周彦挑了挑眉头,继续往下面看,果然看到了后面有介绍到他的获奖曲目,上面写的是《第三交响曲》(又名《许三观》),应该是组委会把曲子的原名透露给了报社那边。
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