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0:从鲍家街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2章 一首歌,卖空了一种乐器 (4/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刚才看到俞欢的时候,周彦真没感觉岁月多么不饶人,毕竟俞欢看着还是比较年轻的。

    但这姐夫的岁月痕迹可就太明显了,周彦见他的次数不多,不过印象中,他还是个头发茂密的年轻小伙子,跟现在比,简直判若两人。

    崔玖接到老婆电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地就过来了,进了办公室,看到周彦,他有点发愣。

    这不是周彦么?

    崔玖本来就是搞音乐的,对周彦挺熟悉,他们团之前还排练过周彦的《永夜》,不过没有演出过。

    “老崔,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周彦,二姐的儿子。小彦,这是你姐夫崔玖,现在在交响乐团当团长。”

    周彦热情地跟崔玖打招呼,“姐夫你好。”

    在周彦小的时候,崔玖跟周彦见过面,不过他并不记得周彦,毕竟他那时候来的次数不多,不可能记住团里面一个小孩子。

    不过俞欢说的二姐他知道,是俞欢以前的领导,对俞欢挺照顾的。

    “你好,你好,周彦,久仰大名啊。”

    “姐夫说笑了,一些虚名而已。”

    “你太谦虚,我们团也有你们学校来的学生,关于你的事迹,我也听说过不少。”崔玖笑了笑,又说,“其实之前我们团还排过你的《永夜》,不过《永夜》这首曲子,要么就是钢琴独奏,要么就做得大一点,不然不出效果。”

    周彦点点头,“确实如此,《永夜》我们自己也很少表演。”

    《永夜》并不是钢琴少男乐团演出时的常见曲目,平均下来,三四场才能出现一次,因为这首曲子时间比较长,观众也未必会喜欢。

    钢琴少年乐团的门票卖得好,自然是因为《钢琴少年》以及《神秘·国度》这两张专辑里面的曲子,很多观众之前都不听音乐会,就是因为这两张专辑的曲子才去的。

    他们想听的,自然是那些流传度广的曲子。

    既然如此,还是尽量不演奏《永夜》这种欣赏门槛高的曲目。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周彦对崔玖也多了些了解。

    周彦从前只知道崔玖是文工团的,但崔玖具体干什么的他却不知道,现在通过交谈才知道,崔玖以前在文艺学校学习大提琴,然后就去了省文工团担任乐队演奏员,司大提琴。

    在文工团期间,他还跟过几个老师,学习音乐创作,写出过几首不错的作品。

    再后来,因为成绩不错,就去了上沪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直到90年才回了苏省,到歌舞剧团来工作。

    从经历上来看,崔玖跟贾国屏有些类似,不过贾国屏后面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要比崔玖好点,崔玖现在更多的经历还是放在管理上面。

    聊了半个多小时,俞欢笑着说道,“小彦,你是金陵人,可要多照顾照顾家乡,有机会,跟剧院合作,搞个节目。”

    周彦看了一眼崔玖,笑呵呵地说道,“剧院有姐夫这样的大师在,哪还用得上我啊。”

    崔玖立马说道,“只有不停地碰撞,才能爆发出火花来嘛,本团的作曲虽然未必不好,但总归是有局限性的,多跟像你这样年轻有为的作曲家合作,才能不断进步。”

    其实俞欢跟崔玖还是看中了周彦的名气,之前周彦帮助前线歌舞团编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