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0:从鲍家街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3章 对照组的配乐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   这本书篇幅挺长的,有二十万字,如果不是因为之前看过,周彦也没办法这么快看完。

    为了让自己的胃不再抗议,周彦抱着三本书走出了书店,他也没有花心思去找,就在旁边找了家排挡简单对付了一口。

    ……

    周彦到家之后,接到了张有安的电话。

    他原本以为张有安是来跟他说《理智与情感》配乐的事情,没想到猜错了,张有安跟他说松下电器的广告要投放了。

    “哦,那挺快的。”

    距离他把成品交给松下电器,也才过去没多久,他们运作还是挺快的。

    现在这个年代,这类广告的投放基本上只能靠电视机,不像后来新媒体时代,广告当天做完,当天就能投放到网络平台上。

    松下必须要先跟电视台谈妥才行,确定好价格跟投放时间,他们这次的广告要投到央视的,而央视的广告也不是说随时都可以插进去播。

    “他们也急嘛,国内这边还要过一个礼拜才能正式投放,霓虹那边今天就投放了,后面在欧洲以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地区也会投放。”

    周彦点点头,“记得让他们快点把款子给我结了。”

    张有安哈哈一笑,“你又缺钱了?”

    “暂时还没有,不过后面花钱的地方多。”

    这段时间周彦没有花什么大钱,汤臣又给他结了不少款子,他现在手里应该有六七百万人民币。

    不过周彦不花钱则已,一旦花起钱来就不是小数目,他想提前预备着,不然到要花钱的时候,又得着急。

    “这个我会催他们的,哥伦比亚找你配乐的事情已经开始在谈了,这一单应该能够拿到不少钱。《理智与情感》制作成本是一千六百万美金,也不算少了,分在配乐上的,应该有不少钱。”

    “他们是要打包给我,还是我只负责写谱子?”

    “这个也要看具体怎么谈,反正你这边也有承包下来的能力,如果价格合适,我觉得还是全部包下来更好点。”

    “嗯,如果能全包下来,就全包下来吧。”

    这段时间工作室招了不少人,光是音乐制作这一块,不包括乐队,就有十好几个人了。

    随着团队越来越大,支出也越来越多,拉点打包的活,能够轻松一些。

    其实周彦看重的也不是打包的钱,主要是团队组建起来,他想给团队多练练手,只有这样,团队才能成长。

    很多配乐师,都不是单打独斗,手底下养了很多人。

    譬如HZ,据说他的团队有一两百号人。

    因为有这么多人要养,所以他到处去接配乐的活,好莱坞很多活都被他给承包了。

    这么多活,自然不可能每部电影的配乐都是他自己写的,有些电影他把活接过来甚至自己都不沾手,直接交给团队的人去做。

    HZ的模式,很符合好莱坞的工厂性质。

    好莱坞是电影工厂,HZ的工作室就是配乐工厂。

    周彦倒是没有想过组建像HZ那样庞大的团队,不过整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