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0:从鲍家街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0章 奇了怪了 (4/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有时候也不是顾客不想买正版,是他们根本没办法区分正版跟盗版。

    有良心的老板,会正版和盗版一起卖,不过他们也会告诉顾客,哪个是正版,哪个是盗版,让顾客自己选择。

    没良心的,把盗版当成正版卖,实在太正常了。

    盗版磁带一两块钱进到店里面,定价八九块钱,然后让顾客砍到四五块钱。

    赚了顾客钱的同时,顾客还要说声谢谢。

    周彦之前看过最离谱的盗版,就是有人把他的两个专辑混在一起,做成一张专辑,名字叫《神秘少年》。

    店主还跟他说,专辑是典藏版,一张要卖十二块钱。

    更离谱的是,周彦花了三块钱买了一张,现在他家里还放着一张《神秘少年(周彦精装大碟)》。

    他们现在所在的这家飞虹音像店,其实也卖盗版,不过都是明码标价,三四块钱一张。

    《最初的梦想》因为是刚出来,所以还没有盗版,但是过段时间可就不好说了。

    那些搞盗版的人很厉害,有时候正版专辑都还没有出来,就已经把盗版做出来了。

    当然,这类提前流出的盗版磁带,有些是真流出来的,而有些则是盗版商编的。

    比某天王天后要发片,提前把专辑名字公布出来,有些盗版商就会自己制作封面,把歌星的照片放上去,再印上专辑名字往外卖。

    顾客买回去之后发现,里面基本上都是已经发行过的老歌,甚至有的都不是歌星本人的歌。

    工藤静香其实事先就知道中国这边的版权意识不太行,不过她没想到竟然这么离谱。

    “你心疼么?”工藤静香看着周彦,“这么多盗版,你少赚好多钱。”

    周彦笑呵呵地说道,“习惯就好。”

    说不心疼当然是假的,如果没有盗版,他肯定能多赚很多钱。

    但是盗版这玩意吧,存在是有原因的。

    中国现在大部分人一个月工资都没有超过两百,又怎么能指望他们花太多钱在娱乐活动上面?音乐如此,文学也是如此。

    现阶段,别说是正版,即便是盗版磁带,很多人都消费不起。

    这些人享受精神娱乐的权利,被无形地剥削了,让这些人为版权付费,也太苛刻了。

    当某项原本应该是大部分人都能享受的权益,却成为小部分人才能享受的特权时,那就不单单是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环境出了问题。

    抛开盗版的利弊不谈,现阶段,中国也没有整治盗版的条件。

    周彦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不过还需要时间。

    “或许,以后你可以带我去,看看那些小贩的包。”

    “没问题,以后我带你去看看。”

    两人站在货架前面聊了一会儿,忽然听到柜台后面传来一阵吉他声。

    周彦循声看去,只见老板戴着耳机在弹吉他。

    听了两声,周彦大概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