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0:从鲍家街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章 不想当文豪的音乐家不是好导演 (5/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种明星,根本不能给图书的销量一点提升,完全是拿钱打水漂。

    ……

    图书畅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中国。

    最开始报道这条新闻的是《扬子晚报》,他们使用了一个非常夸张的新闻标题。

    【日销万册,中国作家在霓虹引震动!】

    关键这个标题还一点错都没有,因为《周彦,余桦,史铁笙》在过去的一周里,最高峰的一天卖出去了一万六千多册,他们没有写“近两万册”已经是非常收敛了。

    《杨子晚报》这次非常给力,直接拿出了两块豆腐大的版面,专门报道了这次的事件。

    新闻中,也提到了霓虹知名歌星专程去书店购买的事情,顺带还提了一嘴,工藤静香的中文专辑即将发行。

    《扬子晚报》打响第一枪之后,其他各大媒体也都纷纷报道了这个新闻。

    正规的媒体,在报道的时候还算比较收敛,而有些不太正规的媒体,就直接放飞自我了。

    【中国文学征服霓虹!】

    【不想当文豪的音乐家不是好导演,周彦现象在霓虹持续发酵!】

    【中国文坛三叉戟,出征!】

    【中国电影!中国音乐!中国文学!】

    ……

    十一月二十一日,周彦正在关注《亡命天涯》的票房情况,忽然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

    “周彦同志你好,我是创联部的高伟。”

    “创联部?”周彦听得莫名其妙。

    创联部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部门,很多单位都会设立这个部门,这种自我介绍本身就有些奇怪。

    对方立马解释道,“是中国作协创联部。”

    周彦这就明白了,不过他好奇作协怎么突然来找他。

    “高部长,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我想能够邀请您加入中国作协。”

    周彦笑道,“我其实已经是苏省作协的会员了。”

    “还是不一样,如果您方便的话,可以抽时间来填个表。”

    周彦想了想,说,“要不,我过段时间再去?这段时间实在有点忙。”

    高伟却说,“您如果比较忙,我们这边可以派人带着单子过去找您,不会耽误您太多时间。”

    周彦抿了抿嘴唇,他甚至怀疑这个创联部的人是不是骗子,有这么急么?

    中国作协向来高高在上,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普通作家费这样的心思,能专门打电话已经让周彦意外了。

    不过既然高伟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好再拒绝,“会不会太麻烦你们?”

    “不会,您在燕京吧?给个时间,地址便可。”

    “那行,我后天下午有时间,地址是……”

    “好的,我记下了,后天下午我会派人过去。另外,还要问您个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