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0:从鲍家街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章 飞花飞雪 (6/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尺八这个乐器的音色上。

    但是配合下雪的画面,曲子的意境一下子就上来了。

    所谓大音希声,或许就是这种感觉。

    等到周彦一曲结束,现场的观众还沉浸在这种意境当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首曲子,很多观众感觉这会儿的雪竟然比刚才的雪更好看了点。

    周彦将尺八放下,对着话筒说道,“下雪天心有所感,随意吹了一首简单的曲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刚刚也为这首曲子想了一个名字,就叫《飞花》。”

    等到翻译把这段话翻译给观众们听后,观众们既惊喜,又疑惑。

    惊喜的是,周彦又即兴创作了一首曲子,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见证者。

    而疑惑的是,这首曲子为什么要叫飞花?

    此景此景,是否应该叫《飞雪》才更加合适?

    觉察到现场观众们的困惑,周彦笑着解释,“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诗人韩愈,曾写过一首诗,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次的翻译对中国古诗挺了解的,很准确地翻译了这首诗。

    一般情况下,霓虹人想要理解中国的古诗,都要用到训读法,也就是通过给古汉语句子增加训读符号、送假名的办法,将句子按照霓虹语语序重新改写。

    这挺看翻译者的经验以及水平。

    经过翻译,现场的观众也大概理解了这首曲子为什么会叫飞花,原来飞花正是代表飞雪,起这个名字,似乎也表现出来一种对春天的期盼。

    他们也发现,周彦很喜欢使用中国的古诗典故来给乐曲起名字,《共饮长江水》出来之后,好多人都对那首诗产生了兴趣。

    其实霓虹人也挺吃这一套的,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十分向往,古诗自然是重中之重。

    乐曲跟古诗联系到了一起,也让曲子变得更加具有传统的东方魅力。

    解释完了名字之后,周彦也没有耽误时间,起身朝台下弯腰致意,然后就带着团队的成员们下了舞台。

    这一次,观众们还是继续安可,只不过周彦没有再出现。

    因为雪越来越大了,周彦刚才走下舞台的时候,看到有不少观众的头上落了不少雪。

    还是早点结束,让他们早点回家。

    ……

    周彦回酒店的时候,王祖贤已经先一步回去了。

    王祖贤盘腿坐在床上,似笑非笑地看着周彦,“大音乐家怎么没有把花带回来?”

    周彦装傻充愣道,“什么花啊?”

    “那位美丽的工藤小姐送你的花。”

    周彦拍了拍脑袋,“恍然大悟”道,“哦,你说这个啊,观众送花嘛,我也不能往家带,顺手给马东方他们了。”

    说着他又走到王祖贤的旁边,“怎么,这醋你都吃啊。”

    王祖贤嘴硬道,“我怎么会吃醋。”

    “不然说小贤同志觉悟高呢。”周彦拍了一记女朋友马屁,然后又说,“你看我今天竹笛上挂着御守,好不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