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0:从鲍家街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章 遥远的旅途 (7/8)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户了,吃大户我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不需要有心理负担,晚上只管吃。下午你们这边早点结束吧,把吃饭的事情跟梦飞还有小娟他们说一声。晚上你们在剧组办公室集合,晚些时候我通知你们吃饭的地点。”

    “没问题,那我先干活了。”

    “你们先忙,我再到附近转转。”周彦点点头,又跟其他几人打了招呼,就走了。

    等到周彦出了房间,场务洪奔凑到刘清跟前,感叹道,“周彦还是跟从前一样,没有架子啊。”

    “要叫周导。”刘清提醒道。

    “对对对,我口误。”

    刘清这时才把刚才周彦给他的烟点着,随后笑眯眯地说道,“周导跟我们没有架子,但是我们自己不能拎不清,他尊重我们,是他有修养,我们也要尊重他。”

    他不仅仅是嘴上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因为他知道周彦不抽烟,所以当着周彦的面没有把烟点着。

    虽然刘清看着挺粗,但心思挺细的,他这个人跟人相处,关键是要对胃口,不对胃口的话,他也没什么好脸色,但如果对胃口,他就能掏心掏肺。

    洪奔点头道,“刘哥说得对,周导尊重我们,我们也要尊重他。”

    刘清吐了口烟,说道,“最好的尊重,还是要把事情干好,这次周导特意把我们从长安厂调过来,也是我们的机会,我们要尽量帮他把事情做好,至少也不能拖后腿。”

    “这个我明白的。”

    虽然跟着周彦后面拍戏,对他们在厂里面的晋升未必有多大的帮助,但是待遇会比在其他剧组好很多,之前拍《想飞的钢琴少年》时,除了工资之外,每个人都拿到了额外的补贴。

    这些补贴因为不算进工资,是私下给的,所以也不用上交给厂里。

    他们这些幕后人员,大部分也不可能有多大的上升空间了,很多人可能在一个打杂的位置干到退休,就像刘清,来厂里面这么多年了,位置基本上没有动过。

    所以能拿到经济上的补贴,对他们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

    关键这种“外快”是名正言顺的,也不用提心吊胆。

    ……

    在社区转了一会儿,周彦去跟姜霞说让她在附近找个饭店定桌子。

    “有多少人?”姜霞问。

    周彦也不确定有多少人,主要是燕京厂那边这几天有没有人过来,他也不清楚。

    “你去问问李宏吧。”

    “好的。”

    把事情交给姜霞之后,周彦去了趟燕京制片厂,又见了路学长一面。

    《长大成人》的剧本徐风已经看过了,她挺感兴趣的,愿意出资跟燕京制片厂一起拍摄。

    徐风知道《长大成人》很难赚到钱,虽然她拍电影也不是为了赚钱,但也不会随便浪费钱,之所以这么爽快,还是因为周彦。

    《想飞的钢琴少年》为汤臣带来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徐风一开始的预想。

    这部成本只有几百万的电影,到目前为止,已经为汤臣纯赚到了两千多万,这还不包括后续录像带以及电视放映权的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