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0:从鲍家街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在台岛有个更好的开头 (7/10)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打通了,把节目做得很不一样。

    原本他们就准备只给周彦做一期的,但是剪着剪着发现,能做成两期,光是围观群众的反应加起来就有十分钟时间。

    后面周彦吹笛子的那段,各种铺垫镜头,反应镜头加起来也有小二十分钟。

    观众们以为这些反应镜头都是真的,但其实里面有真有假。

    当时现场的反应确实还不错,但是为了让效果更好,他们还另外找台里面的人拍了那种夸张的反应镜头剪到了里面。

    像是那种眼珠子瞪得老大,捂着嘴惊叫的镜头,现场或许有,那也基本上很难抓拍到。

    反正就是按照周彦之前提点的,不要再像以前一样做节目,而是要把它当成影视剧来拍,这种感觉确实完全不同。

    事实证明,这样做完全正确,这一期的收视非常好,破了他们节目有史以来的最高收视,特别是周彦弹钢琴的那段,最高峰收视率已经破2了。

    虽然跟那些头部综艺还比不了,但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跃升了。

    当天的节目结束之后,栏目组就接到了好多电话在问电影的事情,还说节目对周彦的介绍太少了之类的。

    照这样看,下一期节目的收视率只会更高。

    ……

    张有安拿到《想飞的钢琴少年》首周末票房后,第一时间就去跟徐风汇报了。

    最开始的三天时间里面,《想飞的钢琴少年》就在台岛拿下了一千四百多万新台币的好成绩,比在香江的首映成绩要好很多。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想飞的钢琴少年》显然更合台岛影迷的胃口,很多台岛影迷非常愿意看这种温情的电影。

    第二,正因为徐风认为电影更合台岛影迷口味,所以宣传上也下了更多的功夫,包括之前周彦参加的两档综艺节目,也在这个时候发了力。

    第三,台岛的上映时间比香江那边迟一些,影院看到《想飞的钢琴少年》在香江的票房竟然能够逆势增长,也将这部电影的银幕数从原本的一百三十六块调整到了一百九十七块,这一点最重要,直接上电影在台岛这边起步高很多。

    另外,台岛这边票房排名通常喜欢按照票数算,而《想飞的钢琴少年》单价相对较低,所以成绩其实比一千四百多万新台币体现出来的要更好点。

    首周有了这样的成绩,张有安心里也就比较稳了。

    台岛这边跟香江不太一样,没有那么卷,电影的上映时间普遍比香江那边长,通常都能满一个月。

    按照张有安估算,等到电影下画,票房至少也有三千五百外万新台币,这个成绩说不定能够排进台岛的年度前十五名,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这段时间,张有安也是越干越有劲,这是张有安接手周彦业务之后,第一个大项目,开局竟然就这么稳当。

    徐风听到张有安的汇报,自然也非常高兴,她之前就预料到《想飞的钢琴少年》在台岛的成绩会不错,不过现在这个成绩还是有些超出了她的预料。

    有了香江跟台岛这两个地方的票房支撑,后面汤臣要将电影的发行权卖到霓虹、高丽以及东南亚,价格就好谈了。

    其实最近徐风也在关注,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剧本,能拿给周彦看看。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