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四章:换相!【求月票,求打赏】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   李善长的投敌叛变,始终让朱元璋记在心里。

    或许别人可以忘记,但是他朱元璋不会忘记。

    他要牢牢的记在心里,就像一根针一样永远的扎在那里,每一次回想起来的疼痛都会警醒他自己,如果他朱元璋没有了权势,那些他所认为不会离开自己的人,在离开的他时候压根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而如今,李善长的老迈,李善长的优柔寡断对于他朱元璋已经没有了任何可以利用的东西。

    如果他不能改变。

    那么自己也会毫不犹豫的将他舍弃。

    既然是利益关系,那么利尽而散,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当然,朱元璋也不会真的就像表面表现出来的这般愚蠢,好像被那刘伯温和杨宪给糊弄的结结实实。

    可没有办法。

    如今纵观整个朝堂,能够用,值得培养的人,也就只有刘伯温所代表的新兴势力,浙东士子派系。

    刘伯温、宋濂、吕昶,作为浙东有名的士子,如今更是窃据高位。

    自然而然的便成为了所有浙东士子们青睐的对象。

    加上浙东士子本就读书人很多,距离金陵城,如今的京城也近。

    影响力也是有一些的。

    虽然远远无法与有从龙之功的淮西勋贵相比,但已经是当朝唯一的选择了。

    当然,也不是真的只能选择他们。

    如今可以让朱元璋选择的还有齐衡为代表的安丰府新贵们。

    他们这些人虽然也是出身淮西,但他们与那些淮西勋贵有本质上的差别。

    他们这些人都是齐衡的嫡系。

    是齐衡在经略安丰时的部下属下。

    如今这些人伴随着安丰府的归属朝廷,很多官吏也开始升任,亦或者调任到了全国其它的地方官府。

    甚至朝堂上也有一些不太要紧的职务是这些人。

    同时,如今的山东,也成为了这些安丰新贵势力们聚集的所在地。

    在施才英的领导下,伴随着整个山东恢复生机,那些州府县衙内,自然也会空缺出无数的官位。

    而那些从安丰府学成而出的人,自然而然的便会开始朝着山东这个空缺严重的地方钻。

    毕竟安丰府太小了。

    官位也极为的有限。

    那些下面的官员想要晋升,实在是太难了。

    但,如今的他们还集中在地方官府之内。

    大部分的势力还没有影响到朝堂。

    这么看来这些人完全可以作为他朱元璋培养的目标。

    可是,相比于浙东一派,想要将这些人在齐衡还在世的情况下培养成自己的嫡系,太难了。

    最重要的是,他朱元璋不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