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一章:承建官报,大明唯一媒体渠道【求月票,求打赏】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以此牟利,亦或者其他。

    如此一来,这大明可不就乱了?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朱元璋,脸上渐渐有些凝重了。

    不过在想清楚这件事的同时,还是有些疑惑的问道:“可若不用重刑,又该如何去震慑那些贪官污吏呢?”

    朱元璋这一问就与杨宪这件事本身没有关系了,完全就像是一个学生一样在向老师求教。

    不过齐衡也没有拒绝,想了想后,说道:“皇上行事,代表了朝廷,代表了国家,大明。若想要震慑百官,警告那些贪官污吏,也不可以个案的方式去处置。”

    “就比如杨宪这件事,若皇上觉得惩戒的尺度低了,不仅不能由杨宪私自的加设惩戒程度,也不能由皇上一句话,就砍了头。那宋善言贪污的案子再大,放在整个大明当中都是小事。所以皇上应该以国体去解决这件事,同时也解决全国上下所有这种事情,比如,修改大明律,加大对贪官污吏的惩戒力度。”

    “如此一来,若全国上下再有诸如此类的事情,便能按照大明律,统一解决,而不是为了震慑宵小满足一时之喜好而大开杀戒。”

    齐衡的话,仿佛一盏明灯,让朱元璋看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学到东西的朱元璋,这心劲越发的大了。

    又急忙追问道:“咱一直担心有些地方的官员们在暗中贪赃枉法,百姓们受了冤屈。按照军涛你说,若不能以此重典震慑,又该如何解决这些事情呢?”

    齐衡道:“还是国体。王者,当行王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是侠客该做的事情,而作为皇上,大哥你应该站在全国的视角上思考问题。比如大哥你说的百姓冤屈。”

    “你我想问了,都察院是做什么的?”

    朱元璋皱眉道:“都察院说到底还是力度有限,无法照应全国啊。”

    齐衡道:“那就增设一条百姓上告的途径啊。自古只有官告民,为何不能民告官呢?增设一个专门负责百姓告官的衙门,亦或者通过其它的什么手段来完成这样的效果。”

    听着齐衡的话,朱元璋若有所思。

    瞧着朱元璋这模样,齐衡也不耽搁,起身道:“皇上,你先想想,臣弟先回去了。”

    闻言,朱元璋忙起身要送,却被齐衡拦住了。

    此后的三天里。

    朱元璋的御书房来人络绎不绝。

    同时,御书房内的政令也是不断的传出。

    首先就是对杨宪诛杀贪官的事情给了一个答案。

    首先,责怪杨宪擅行生杀,私加刑罚。

    但考虑到杨宪事出有因,所以从轻处置,但还是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同时告诫天下官员。

    这样的回复既免除了各地争相学习的危险,又算是给了他杨宪一个态度。

    按照正常的刑罚,这杨宪怎么着也是一个夺官罢职的惩戒,可却只是罚了三个月的俸禄,不痛不痒。

    算是隐含的表明了他朱元璋的态度。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汇聚了许多刑部的官员,在御书房内由他亲自参与,整改大明律有关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