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九章:各方角力【求月票,求打赏】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不过,在瞧见在场众人脸上的笑意和激动时,杨宪还是嘱咐的说道:“列为同僚,别高兴的太早啊。皇上如此厚爱,也就把我们举在半空中了。使我们扬州成为全国各省各府的焦点。”

    “所以,我们必须生死同心,荣辱与共,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听到杨宪的话,在场众人皆是一点头。

    而杨宪则继续说道:“从现在起,我们要把扬州所有的士农工商,包括妇孺老人全部动员起来,种稻、盖房、修路、架桥。必须在两年之内就让扬州大变模样,并夺取首场的大丰收。”

    听着杨宪如今又将时间提前了一年,一旁的鲁明义不由的说道:“大人,您说过是三年的呀。”

    可杨宪却道:“我是说过,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我们必须把规划提前一年。”

    听着杨宪如此的急功近利,鲁明义不得不提醒道:“大人,倘若如此的话,全城上下就得没日没夜的拼搏了。”

    自从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后,这鲁明义在与杨宪说话时也谨慎了许多。

    但此时意气风发的杨宪,根本听不见鲁明义的提醒,说道:“我正是这个意思,从现在起,我们要不择手段,不计代价,跟全城百姓们一起,拼他一场!”

    随着杨宪这话说完,这场谈话的基调也就定了下来。

    原本三年的规划本就紧凑,如今更是又提前了一年。

    在场的一些人心中,还是有些担忧的。

    不过,杨宪如今在扬州便是一言堂的架势,他所决定的东西根本不给任何人反驳的机会。

    很快,有关于这次规划时间提前的事宜,杨宪便写成了书信,送往了京城。

    两日后。

    伴随着杨宪书信的抵达,夜晚刘伯温的书房内,刘伯温看完信件后却是长长一叹。

    脸上挂上了些许的担忧。

    一旁站着伺候的儿子刘涟,听到刘伯温的一声长叹,不由的问道:“父亲,怎么了?”

    刘伯温说道:“这个杨宪,把自己的三年规划又提前了一年,这是想向皇上报喜呀。”

    听见是这事,一旁的刘涟则说道:“这不是挺好嘛?杨兄是个聪明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嘛。”

    可刘伯温到底是老谋深算,直言道:“未必。”

    “如果聪明太过,则过犹不及,反受其害。他的三年规划已经超前了,要是再提前一年,那就是等于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儿上。”

    但刘涟却说道:“父亲,恕儿直言,或许是您太保守了呢?杨宪如今风华正茂,敢想敢干,再说,他身在扬州,我们坐在京城,他也比我们了解当地的情况啊。”

    听着刘涟宽慰的话,刘伯温心里门清。

    年轻人做事情还是太过于急功近利。

    什么事情都想做到极端。

    可是却从未仔细的考量过周全。

    如今他将规划自己提前了一年,到时候如果完不成呢?

    如今他这么说,是给了朱元璋报喜了。

    可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