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齐衡的威望【求月票,求打赏】 (3/6)
在统一了所有人的思想后,便立马将艰难的任务开始详细分摊到了每一个官员的头上。
而有了之前杨宪画饼后,官员们虽然自知艰难,却也都忍了下来。
不得不说,杨宪虽然从入仕以来便一直在翰林院内。
仿佛不问世事,只知圣人经书。
可如今表现出来的手段,却不输任何人。
先是提出目标,然后画饼统一思想和利益,最起码让这些属吏们不至于自知不可能而当场翻脸退出。
最后则是分摊任务,明确惩戒。
之后,便照着所分摊的任务进度来进行监察督促。
杨宪虽然只是一个生活在明代的古人,却完全将21世纪现代的管理精髓给拿捏的死死。
只不过,杨宪的手段方向虽然都没有问题。
可这前前后后,却总让人觉得有些操之过急。
随着杨宪的训示后,整个扬州也伴随着返乡的百姓越来越多而开始了快速的恢复。
金陵城。
靠山王府。
正如齐衡预料的一样,第二天朱元璋便下发了对施才英等人的任命诏书。
而施才英等人也在与齐衡交代辞行后,纷纷赶往了各自的官位属地。
朝廷上,齐衡也第一次以枢密院掌院的身份出现在了朝堂上。
朝堂上,对于当初他齐衡与李善长以及胡惟庸于御书房内的争论,朱元璋只字不提。
只是按照胡惟庸当初的谏言为提纲,为朝廷接下来的治政目标,正式通过了新政的部署。
谷</span> 形成了以中书省为首,以李善长胡惟庸所代表的中书省官吏势力为主的治政局面。
政务方面,李善长尊定了自己的地位。
同时,朱元璋也借着朝会的机会,向齐衡所代表的枢密院提出了要求。
尽快铲除各地残留的小股敌对势力以及一些较为强大的山贼强盗之流。
使全国各地恢复正常的状态,为全国理政铺平道路。
同时嘱咐中书省下的兵部配合枢密院的调配。
在敲定了近期中书省、枢密院的重点差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目前全国各地缺乏官吏干吏的局面,正式提出要求都察院巡视各地,监察各地政务的同时,筛选一部分的干吏能臣,名单交由户部统筹。
基本上。
随着授封以及各部院任命结束后,朱元璋将近期朝廷工作的重点全部正式的在所有官员面前宣布。
当然,这些只是走走过场。
同时正式的宣布罢了。
其实质的内容,朱元璋早已在私下与齐衡、李善长、刘伯温交谈安排过。
在确定没有异议和不妥之处后,这才正式的在朝会上宣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