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别人不行,不代表我不行!【万字更新,求月票,求打赏】 (10/11)
初派往各地的官员还都是临时抽调出来的。”
“所以,想让各地尽快的步入正轨,这办学是当务之急。”
“虽说解决不了目前急需的问题,但只有办学,才是长久之道。”
“我这次亲自过来,就是想跟你商议一下这些事情。”
“走,我们进去谈。”
随着二人走进总管府内,不顾此时长途跋涉而来的幸累,便开始商议起了这事。
整整一夜的时间,就在两人的商议中度过。
期间齐衡也就命人做了点便饭,匆匆吃过。
而他们商议的重点,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以云麓书院的名气,在整个安丰路,甚至境外招募学子。
并且为他们免费提供吃住,以及学业完成后的就业问题。
这一点,类似于齐衡前世的专科学校。
同时,云麓书院也在保留原本教导内容的同时,扩大教学范围。
工匠、官员、农耕等等。
正如当初齐衡与周念以及朱元璋讨论时的想法一样。
不仅如此,还有学子的年龄,小到6、7岁,大到三四十,皆可入学。
并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以及爱好,为他们挑选合适的专业。
而教学的内容,则全部来自于齐衡系统空间内奖励的各种教科书。
当然,齐衡自然是不会将这些系统奖励的教给他人教习,这些书籍中有关专业的,以及基础教学的,齐衡都已经自己重新编写成了适合如今这个时代之人能够看懂的内容。
这些齐衡早在当初萌发改革教育时便已经开始做了。
无事时就会编写一些。
而除了有关于教学培养人才的事情外,还有另外一个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招贤纳才。
让施才英以安丰路总管的名义,在各地各城招募有才学的有志之士,招募他们加入到义军的官员行列之中。
不仅是读书人,还有精通各个技艺的工匠、哪怕是善于耕田也算。
这些人在被考核通过后,可以成为云麓书院的先生,也可以选择直接入仕。
并且,为了让他们的条件更加吸引人,齐衡甚至开出了终生赡养的条件!
虽然这话说出来的时候被施才英果断反对。
因为这终生赡养实在是损耗太大了。
而且人数一旦多起来,太耽误各地的财政。
甚至很多王朝灭亡的原因,都多多少少跟这些有关。
不过,齐衡却对此不以为然。
别人没有办法,但不代表他没有。
“我刚刚所说,可不是说没有要求的。想要日后官府赡养,必须在官府承认的位置上做够十五年,十五年之后,才可以获得赡养的资格。”
“并且,赡养也是有标准的,每个月是一两补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