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的家主。
潘凤落座之后,扫了一眼闷闷不乐的荀攸,淡然道:“本侯今日设宴,既有庆功之意,亦想借此机会与诸位商议搭救天子的对策,氛围轻松一些,或有奇效。”
“至于公达方才当众质问本侯,为何不做决断之事,本侯认为,不用本侯赘述,诸位都能有所体会。”
“正值青兖二州初定,需本侯坐镇中枢,调度四方,将其消化纳入麾下地盘,若非为了想方设法搭救天子,本侯何必丢下偌大基业,日夜兼程赶来?”
“本侯能理解公达救人心切,担心延误时机,可显而易见的答案摆在眼前,这种问题以后就别再问了。”
一收到天子的求救信,立刻丢下刚打下来的两州之地赶回邺城。
你还问我有没有决断?有意义吗?
被点名的荀攸只好起身:“臣处事冒失,还请侯爷恕罪。”
潘凤轻笑一声,摆手示意自己并不在意:“情有可原,算不上有罪。”
“不过本侯还有一句想问公达,你可有想过,搭救天子的话,该怎么救?”
“需要多少兵马器械?需要准备多少粮草?此去长安,走哪条路?路途是否顺畅,是否会有他人拦截?”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但是没意义,以后不许问了。
不仅解释了自己在城门口为何不想回答,而且反过来diss了荀攸一顿。
哪一项都显得
至于怎么回应,
某种程度而言,荀攸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
荀攸闻言面露迟疑之色:“
徐庶最近变得很忙,因为潘凤回来之后,让他去做冀州
荀攸闻言面露迟疑之色:“
徐庶最近变得很忙,因为潘凤回来之后,让他去做冀州
荀攸闻言面露迟疑之色:“
徐庶最近变得很忙,因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荀谌手底下帮忙,但荀谌处理内政的能力过分的高,所以他除了打杂……还是打杂。
要不是能在荀谌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有着任侠气概的他,早就留下一封书信,拍拍屁股走了。
对了,据说很多新颖的事物,来自于征北将军潘凤。
比如呈批制和票拟制……
以他的智慧和能力,自然能明白这种制度的优越性。
毕竟经历过一千多年的沉淀。
所以等潘凤一回来,徐庶立刻找到他,希望能给自己安排一些重要的事。
因为他想从潘凤这位正主身上学到更多。
潘凤与徐庶详谈之后,大手一挥,将论功行赏这件头等大事交给了他。
不过他说的论功行赏,不止是按照军功发放奖励,而是让徐庶结合这次经历,参照秦汉两朝的军功制,制定出新的军功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