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当众说,倒逼潘凤表态。
但凡说个不字,以后朝廷这杆大旗,恐怕借不了了。
荀谌脸色极为难看,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乱世将至,群雄并起,稍有不慎,便有破家灭族之祸。
各大世家,纷纷落子,分散支持各路诸侯。
照目前看来,固然潘凤最终登顶的可能性不是最高,但也排在前列。
他费了多大功夫,才在潘凤身边占据重要位置,并促成荀氏与潘凤的联姻。
然而荀攸这一举动,稍有不慎,便会让他之前的努力和回报,尽数化为乌有。
如何让荀谌不气?
倘若荀攸是他亲生的,恐怕早就一脚踹了上去。
潘凤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以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此事回府再说,这是命令。”
管你是怎么想的,我是主公,我说了算。
接着轻夹马腹,自顾往征北将军府前去。
就在刚刚,潘凤想了无数说辞来回应荀攸。
比如,训斥荀攸,公事不该在城门口说,会堵塞道路,妨碍百姓进出。
比如,告诉荀攸,他已经在想办法了,但是需要时间。
又或者答应荀攸出手搭救天子,但照原计划行事,拖延时间,拖到此事尘埃落定,汉献帝归天。
但他仔细想了想,荀攸既然敢开口,以他敏锐的思维,难道想不到自己会如何应对?
顺着对方早就设定好的思维,很容易被人算计。
因为你不知道对方在心里计算了多少次,做过多少预案。
所以不能顺着对方来。
你荀公达越是急着要结果,潘凤就越不给。
主动权在他手上,先搞一波心态。
荀攸看着远去的潘凤以及跟过去的众人,一脸怀疑之色。
借给韩馥复仇的名义夺取冀州,特意立韩馥之子为新州牧,向天子请封。
稍加分析,便可得知潘凤此人极为重视大义。
再通过发布招贤令,以及委派能力强者要职,足以看出潘凤重视贤才,敢于任用。
可为何他这么大的一个人才,提出一件关于大义的大事,怎么就被无视了?
是自己太年轻,未能看透潘凤?
还是潘凤太老练,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如果是后者,看来是自己小看了他。
……
征北将军府。
潘凤在四名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换上一身轻便的华服,腰配宝剑,前往宴请众人的大厅。
荀谌向下,各级官吏,已在厅中等候,包括几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