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分给立下战功的将士。
眼下拿来安置黑山军,起码能安置一二十万,实属权宜之计。
第四,以工代赈。
经过前三个途径,百万之众基本可以消化个七七八八。
剩下的成立工程营,以军管的形式,拉去修路造桥,疏通河道水渠。
先把邺城通往冀州各郡的官道通通修一遍,该平整的平整,该拓宽的拓宽,该新建的新建。
总之要想富,先修路。
把路修通了,修好了,有利于大军快速抵达各个郡县,能很大程度加强对冀州的掌控。
潘凤提出几个思路,由荀谌郭嘉徐庶查漏补缺,最终由徐庶带着人去执行。
他带着大军在黑山驻扎半个月,度过最开始的困难期,杀了一批顽固不化的死忠分子。
等事情基本顺了,他开始带着其他大军返回邺城。
接下来,徐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报处理进度。
他作为新创业的势力老大,安排好人干活,永远比自己累死累活更重要。
……
潘凤回到征北将军府不久,有侍卫前来通报,说从事崔琰求见。
他不仅有些好奇:自己刚回来不久,崔琰是有什么急事,迫不及待就找上门来了?
不过,崔家毕竟是第一个支持他的顶尖世家,不能随便将之拒之门外。
于是他吩咐侍卫将人领进来。
崔琰进来之后,态度十分恭敬的躬身行礼道:“下官拜见侯爷。”
潘凤摆了摆手:“从事不必多礼,不知今日特地前来所谓何事?”
崔燕回道:“听闻侯爷征战得胜归来,特来恭贺一番,冀州有侯爷坐镇,必定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潘凤笑道:“此战能胜,多亏将士用命,本侯不过顺势而为罢了。”
崔琰肃然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名,侯爷如此谦逊,令下官敬佩。”
潘凤听着虚伪的称赞,嘴角浮现一抹不以为意的笑意:“从事此次前来,应该不只是为了赞颂本侯吧?”
“有话不妨直说,本侯自问为人和善,喜欢就事论事,以理服人,大可不必过于忌惮。”
“有些事虽然说的不好听,只要说的在理,本侯亦不会迁怒他人,何况崔家曾助本侯安稳冀州,本侯一直牢记于心。”
一句话,少整这些有的没的。
你崔家之前表现不错,我都记得,说的不好,我也不会怪你。
当然,凡事不可过度。
说之前你自己想清楚了,别把那点香火情,全都给消耗没了。
看似鼓励崔琰放开说,也有提醒他,别乱说。
崔琰神色不由正色起来,拱手问道:“侯爷所言甚是,下官是有些事想请教侯爷,却也不是什么大事。”
接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